在涟水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前进镇马圩村郑洲种植的蔬菜大棚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蔬菜。校长黄维勤告诉记者,大棚主人郑洲就是他们学校培训的学员,他在种植大棚蔬菜的同时搞生猪养殖,走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他种的蔬菜远近闻名,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记者了解到,像郑洲这样通过参加农民培训成长为当地“土专家”的农民,在全县已有2500多人。蔬菜种植大户胡上年、杨超、乔之洲,食用菌大户秦玉成、何素明,养殖户王学雷等,不仅成为当地土专家,而且走上致富路后还带领周边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胡上年、杨超、秦玉成、谷琪等还被请上农民培训讲台,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及专业技术。据悉,今年全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现了全覆盖,全县24个乡镇348个行政村,普遍轮训两次以上,参加培训的农民达7.2万多人次。全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766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新增4.43百分点。现场培训指导112场次,7100人次参加,发放资料累计2万份;咨询服务28场次,咨询人数5300人次,发放资料共计1.1万份。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培训机制,明确培训主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依托项目,把农村种田大户、种粮专业户、种养能手、农业企业工人、回乡青年、初高中毕业生集中起来,举办稻麦、高效农业、畜禽养殖、水产、农产品经纪人等各类培训,培训职业农民2500人,为农民向职业化转变打下基础。二是开展农业信息技能培训。为了让农民学会网上收集、发布农业致富信息,培训学员400名。三是开展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结合阳光工程项目,在全县招收具有一定创业基础和创业意愿的中青年农民开展蔬菜园艺工、农资营销员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典型启发、能人带动、专家支撑等方式,培训了一批具有一定农业职业技能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并结合稻麦高产示范、菜篮子工程等项目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让一些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培训学员2000人。四是开展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培训,结合各类项目开展持证农民地方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目前全县持证劳动力比例达14.32%,有近万农民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成为带头致富的典型。记者在朱码镇亲眼看到柴市村的程永兵租赁100亩土地建立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目前长势喜人。程永兵说:“我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后,就成立了“润发花木合作社”,实现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在徐集乡,胡新村胡上年说:“我参加培训后,组建合作社承包了60多亩土地种植西瓜,当年亩收入近万元,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高效农业,增加了收入。”灰礅办事处王嘴村的王寿章告诉记者,他原先生产效益总是上不去,经过参加农业职业技能设施蔬菜培训班,蔬菜种植技术得到很大提高,种植效益明显,成为当地致富典型。
农民培训使农业生产技术得到集成和提高,高效间套轮作、生态循环经济技术等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东镇镇南村的候良平是村里有名的花木种植大户,参加培训后,在农广校聘请专家的指导下,在法桐树和竹叶垂柳树苗地里进行高套矮或间套植物,提高土地得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