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四轮”驱动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1月19日 阅读:
中安网
中安网11月18日讯 日前,在“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宁国市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这是我省唯一受此项表彰的县(市)。
近年来,宁国市立足资源、区位和生态优势,坚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以商业的思维经营农业”,围绕产业建龙头,特色兴基地,走出了一条既体现时代特色又符合该市实际的产业化路子,推动了山区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詹氏公司、山里仁公司为带动的山核桃产业群,以中健竹制品公司、青峰竹业公司为带动的竹木产业群,以太阳禽业公司、五星养殖集团为带动的畜禽产业群,以恩龙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万家花木协会为带动的花卉苗木产业群。以青龙茶叶协会、天思食品公司为带动的茶叶产业群等五大特色产业群,年产值25.3亿元,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宁国市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中,坚持四轮驱动。
一是坚持多策并举,壮大龙头企业。该市始终扭住龙头企业建设这个关键,多管齐下,重点突破,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形成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主体、个体加工为基础的龙头企业群体,共有龙头企业49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宣城市级龙头企业16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5家、超千万元企业18家。
二是发挥资源特色,加快基地建设。坚持按照“优粮扩经,加快发展畜牧业,突出发展林业经济”的总体思路,集聚生产要素,推进农业战略性重组,发展比较效益突出的经济林和畜禽业,推行“多乡一业,数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实现基地建设的特色化、区域化和规模化。近年来,依托山区资源优势,通过多元化的投入,山区特色经济不断壮大。目前,沿天目山北麓建成了28万亩的山核桃基地,面积占全国的40%,被授予“中国山核桃之乡”;沿东津、中津、西津三条河流建成了21万亩元竹基地,面积占全国的10%,被授予“中国元竹之乡”;在仙霞、云梯等乡镇建成了3万亩的优质青梅基地,规模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在生态环境优良的丘陵山岗地区建成了面积50万平方米、年饲养规模25O0万羽的三黄鸡、樱桃谷鸭标准化养殖基地。此外,还建成了30万亩的毛竹、16万亩的板栗、10万亩的高山蔬菜、6万亩的名优茶、2万亩的花卉苗木、2万亩的中药材基地。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拓展营销市场。围绕“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强化市场观念,发展大流通、推进大开放,加快建立苏浙沪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山核桃、太阳肉鸭被列入国家I类标准化示范区,“宁国山核桃”通过国家原产地认证,明珍堂茶叶获有机食品认证,“詹氏”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17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7个产品获省部优名牌农产品。宁国市坚持将苏浙沪尤其是上海作为核心市场来开拓,把握需求变化,调整经营方向,拓宽销售渠道。发挥政府媒介作用,组织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农交会和广交会,加强产销对接。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连锁、配送,设立直销点、专卖店,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山核桃、笋制品、山野菜等特色产品已打入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欧尚等近百家大中型超市。木竹、果酒及笋制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50O万美元。
四是转换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是为政之本,环境是第一资源”意识,积极为龙头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搭建龙头企业与市场对接平台。注重规划引导,坚持将产业化经营作为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的突破口,纳入国民经济全局统筹研究部署。编制了“山核桃、竹木、畜禽、花卉苗木、茶叶”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对每一个主导产业,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有一套工作班子来推动,有一批龙头企业来带动。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建立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产业化政策体系,重点从税费、用地、用电和奖励等方面对龙头企业予以扶持。近年来,宁国市奖励龙头企业资金已达近百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