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县七里营镇 魅力四射第一镇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1月19日 阅读:
一个个现代化的企业坐落在这块翠绿的土地上,一排排别墅式的农房掩映在浓绿之中,一簇簇充满朝气的人群在忙碌着。今年8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这里刚刚视察。在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实践中又传捷报:11月10日,这里的税收达到10050万元,成为全市第一个税收超亿元的乡镇。她就是新乡县七里营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七里营,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的排头兵,红色试验田,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令人瞩目。
典型引路,建设一批坚强的农村党组织
先进、劳模数量密集,且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这是七里营镇独特的政治优势。在全国著名劳模史来贺和刘庄的影响带动下,该镇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村,既有国家级,又有省、地市、县级。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现象:有的村在发展的“压力”面前,少数干部惧怕竞争,“富而思稳”,发展步伐长期缓慢;个别村成名后经不起考验,导致明星“坠落”,又沦为后进村、乱村;还有几个村在先进典型的长期包围中,却一直处于后进状态。
站在时代高度,审视先进典型变化,七里营镇党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对先进典型,从引导与时俱进入手,帮助其更新观念,谋更大发展。南新庄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面对好形势,干部中出现了“差不多”的思想,到发达地区参观后,才看到了自身差距。二是对于由先进变落后的典型,该镇从更换领导人和健全制度入手,使其重新崛起。李台村曾是很有名气的省级先进村。当该村沦为落后村后,一度乱到了极点。镇党委对该村采取了全方位的帮助,新的领导班子历经磨难,终于使该村重新崛起。三是对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的乱村,以增强“造血”功能入手,使其慢慢由落后变先进。他们发动群众选择那种“经济上的能人,品德上的正人,政治上的强人”当干部,帮助他们战胜自我,战胜胆怯,战胜虚荣心,慢慢地步入了良性轨道,甚至跨入先进行列。四是开展先进村帮助后进村活动,走共同富裕道路。如刘庄村带七里营五村,南新庄带曹庄、西阳兴村。龙泉村优质羊基地带动周围500多户农民通过养羊走上富裕路。五是进一步扩大典型的知名度、美誉度,在对外招商引资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江苏金谷集团老总说:“我们来这里投资,最看重的就是‘七里营’这个品牌和众多先进、模范营造出来的环境。”
发展工业,不忘保护生态环境
七里营镇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紧邻京广铁路和107国道,发展工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以项目建设统揽工业经济建设大局,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形成了以医药、造纸、机械为主导,多行业互补的新型地方工业体系,使全镇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2005年10月底,该镇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分别达到36.2亿元、10.9亿元和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9%、72.6%和85.7%。综合经济实力由10年前排全县中等跃居全市首位。工业起步早,发展快,在经济总量增长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无形中也会带来经营粗放、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的不利因素。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逐步改变现状,七里营镇重点走了四步棋。
第一步是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典型。他们在激发群体办工业积极性的同时,注重在支柱行业中培植大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有效促进了全镇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七里营镇已形成了医药、造纸、机械三大支柱行业。据统计,2004年三大行业的总产值达22.6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达6022万元,分别占全镇工业经济总产值、税金的85.9%和93.9%。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限额企业达到29家,限额以上工业产值达到25.3亿元,上缴国家税金5670万元,近三年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5%和31.5%。
第二步是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七里营镇的工业可以说是由造纸起家,1995年该镇共有造纸厂42家,数量不少,但技术含量不高。近几年来,该镇引导企业大力进行技术改革,促使企业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逐步提高了纸制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
第三步是依靠科技提升传统产业。他们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在较大企业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等方式,大大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全镇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份额已达60%以上。
第四步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曾几何时,七里营既是经济强镇,又是污染大户。为保护家园,他们在全省首家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的工作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该镇先后投入资金3亿多元,用于水污染治理。把治污的利剑直指污染最重的造纸行业,先后关停不合要求的造纸厂39家,眼下全镇仅有造纸厂3个,木浆造纸的比重已达40%以上,切实减轻了造纸废水的污染压力。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把末端治理逐步转向生产全过程的控制,通过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目前该镇废水排放量从每吨纸耗水100多吨,逐步降低到每吨纸耗水15吨~30吨,废水循环利用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了70%,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了70%。
繁荣农业,创新农村发展机制
七里营镇的农业,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以粮棉双高产而闻名全国;如今七里营镇的农业,更是一派勃勃生机。
近年来,镇党委和政府坚持在市场经济引导下,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科技+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运作模式,大力组织实施了科技信息进万家和节水灌溉等3大工程,先后建立起以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龙泉高效农业观光园区、肉牛饲养园区为主的3大园区,以优质小麦种子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和10万头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为主的3大基地。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子产业化基地、中国农科院小麦育种试验基地也在七里营镇落户。
实施科学武装。聘请中青年博士科技顾问团,专门负责科技规划与指导。与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建立“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七里营种子产业化基地”,并率先引进中国农科院矮败小麦及轮回选择育种新技术,先后繁育和推广了豫麦18、国引2号等10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河南科技学院等单位合作,先后培育出新植1号、视察6号、视察8号、新七双基因抗虫王等棉花新品系。
推进产业化经营。在发展种子产业化过程中,该镇农业公司为农户提供产前种子供应、产中技术指导、产后销售等系列服务,带领10000多农户搞种子生产,使农户每亩增收100元以上;在发展传统养猪饲养业的基础上,瞄准了养牛和养羊产业,建立了镇肉牛和养羊基地,目前全镇牛羊存栏分别达到5000多头和1万多只。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逐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农业信息联网;二是不断完善农技推广机制,形成以镇科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以村级科技服务组织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三是加强建设农业职教培训体系。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井、渠、路、电等农业基础设施,加强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实行标准化生产。该镇以菜椒生产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被确定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生产的菜椒获得“中国果菜精品”品牌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取得进京许可证。
文明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今步入七里营,村村柏油路相通,家家用上自来水,住宅宽敞明亮,楼房鳞次栉比,百姓安居乐业,到处洋溢着积极、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新气象。
七里营镇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科教、卫生、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进步。全镇现有两所高中、15所初中、35所小学,基础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连续数年高、中招成绩名列前茅。镇、村医疗保健网络健全,率先实现了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全镇现有敬老院8所,幼儿园39所,年均民政福利事业投资35万多元,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少有所学、贫困者衣食无缺的总体目标。
小城镇建设蒸蒸日上。按照“繁荣经济带城镇,建设城镇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和“规划科学、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配套齐全”的城镇建设目标,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走出一条以产业为支撑发展城镇,以城镇为载体聚集产业的城镇化建设之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的小城镇建设方案,经过了省、市人民政府的审批,全镇有33个村完成了新村规划方案,刘庄、新庄、龙泉村的新村建设已经基本完工。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全镇公路里程达到100多公里,形成了三横五纵、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现有一所110千伏安变电站、两所35千伏安电力开关站、五座自备电厂,年均输送总电力3.1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充足;拥有三个光环路网点、七个电话接入网点,装机容量两万门,拥有八个移动电话基站,建成了省级电话镇和移动电话镇;积极开发旅游建设,形成了以“刘庄、毛主席视察田、龙泉”三点一线的社会主义红色旅游线路。
在这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在节日、休闲时节自排自演、自娱自乐;在这里,没有封建迷信、赌博现象,勤俭节约、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在这里,人们讲文明、讲礼貌,邻里团结,和睦相处;在这里,定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七里营镇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8月19日视察该镇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重新制定完善发展规划,为把七里营镇建设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来源:新乡日报 作者:尚建军 白有镇)
人民网-河南视窗 责任编辑: 马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