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 生活中的李登海。 图② 李登海在观察作物生长情况。 王金虎摄
40多年来,只要一有空,他就会脚蹬一双黄胶鞋,钻进闷热的玉米丛中,乐得像个孩子;有人用“大海捞针”来形容育种,成功率只有12万分之一,而他却育出100多个玉米杂交品种,成为我国拥有审定品种和植物新品种权最多的农业育种专家;他承担着国家级科研项目,累计投入2亿多元经费用于科研,把精心培育的30多个玉米自交系无偿提供给全国的农业院校、科研育种单位和科研人员使用;他培育的种子在全国累计推广11亿多亩,增产1000多亿公斤,增效1000多亿元。
他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一个钻了43年玉米地的农民,一个两次攀上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最高峰、创造7次中国夏玉米单产纪录和一次中国春玉米单产纪录的科学家。
永不言败
1966年,初中毕业的李登海回到家乡山东莱州市后邓村务农,后来担任村里的农科队队长。1972年,一则美国农民春玉米亩产1250公斤的消息,深深震撼了他。那时,我国玉米亩产量只有一两百公斤。“美国人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
高产攻关,对于李登海这样一名普通农民来说,谈何容易。1974年,只有初中学历的李登海,来到山东莱阳农学院深造。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一年学完了4年课程。老师刘恩训被他的痴狂劲感动,赠予他20粒珍贵的杂交品种种子。
8年的时间里,他先后选用国内100多个优良品种,进行不同密度、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施肥方法的对比试验,在简陋的实验室里锲而不舍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跋涉。但现实是残酷的,无论使用哪个优良品种,都无法突破亩产700公斤这道关卡。李登海的科研进入“死胡同”。
但李登海在实验中注意到,玉米叶平展伸出,叶片易重叠,当每亩播种4000株时,透风透光很差,影响产量。能不能让叶片竖起来,提高阳光利用率,加大种植密度呢?在进行了2000多个组合、记录了50多万个数据后,李登海终于发现了几株叶片上冲、株型理想的玉米,这一线希望让他兴奋得彻夜难眠。然而,花期到了,玉米顶端的雄花成熟了,可雌蕊还紧紧包裹在棒中,玉米无法授粉。刚刚见到一丝曙光,又被拖入绝望的谷底,李登海受到很大的打击。
这时,妻子张永慧把一碗面条端到床边,李登海心不在焉地拨开碗中的面条,碗底露出了鸡蛋。“有了!”李登海丢下饭碗,翻身下床,冲出家门,跑进玉米地。原来,他想到了割开包裹、露出花蕊、提前进行人工授粉的方法。
1979年秋,在莱州市后邓村的一片农田里,一个轰动全国的纪录诞生,名为“掖单2号”的玉米品种,创下我国夏玉米单产776.9公斤的最高纪录。
年仅31岁、初中学历的李登海,站在了中国玉米研究的最高峰。“掖单2号”,也有了一个新的历史印记——紧凑型。
“不要小看‘紧凑型’三个字,它代表了玉米育种的一次飞跃、一次创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宋同明说,当时,“紧凑型”是对传统育种理论前所未有的挑战。它的成功,代表着李登海为我国玉米育种闯出了一条新路。
1979年,李登海育出“掖单2号”紧凑型玉米杂交品种,创下我国夏玉米亩产776.9公斤的新纪录。此后,824.9公斤、953公斤、962公斤,他屡屡刷新着自己创下的纪录。
1989年,李登海的“掖单13号”紧凑大穗型玉米,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亩产1096.29公斤!这是我国第一个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夏玉米品种,为中国玉米高产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品种支撑。
一个从黄土地走出的普通农民科学家,终于用自己的双手一步步拉近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距离。如今,李登海育出的玉米种子,亩产达1400公斤,玉米王国的“珠穆朗玛峰”被李登海征服了。
育出高产玉米的“中国芯”
在莱州,夏玉米一年只能播种一季,而培育一个玉米新品种,至少需要七八年。要育种,必须跟时间赛跑。从1978年起,为加快育种速度,拉长科研生命,李登海决定冬季到海南加代繁育,这样可保证一年中海南收获两季、莱州收获一季。
没有房,上山砍树枝搭窝棚;没有床,铺稻草;没有灯,点油灯;没有吃的,三块石头支起一口铁锅,煮咸萝卜丝面疙瘩……那年冬夜,李登海身背干萝卜丝和猪大油,告别家人,乘车换船,来到海南岛三亚荔枝沟,租种荒地,开辟实验田。从此,他像迁徙的候鸟一样,追逐着南北两个“太阳”,一晃就是37年。
“我就是一粒种子,愿扎根在广袤的田野!”这是李登海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自己的价值和目标,都在那片孕育着无限希望和创造的黄土地上。
1984年,李登海被破格提拔为掖县科委副主任。“当国家干部吃皇粮”,这是许多农民梦寐以求的大好事,可李登海干了没几天,就觉得六神无主,浑身不自在。他找到领导说:“我这辈子只和种子有缘,还是让我再回到玉米地吧。”
1985年,李登海东挪西凑,在后邓村陆续建起了6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办起了改革开放后全市第一个民办科研机构——掖县后邓农业试验站。1988年,改为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后来,成为莱州市农科院、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我国实施“超级玉米”育种计划,李登海成为该项目的主持人和领跑者。他在紧凑玉米的育种基础上,转向了超级玉米杂交种的培育。一晃10年过去,李登海已经育成超试1至超试12等100多个超级玉米品种,其中2个通过国家审定,5个通过省级审定。除了株型紧凑之外,又增加了植株偏矮、种植耐密、抗倒抗病等优势,从而具有更高的丰产潜力,使高产玉米真正有了“中国芯”。
农民科学家的报国梦
种子被称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我国作为一个农产品进出口大国,从改革开放之时,国外种子企业便纷纷瞄准契机,进入我国市场。
面对冲击,李登海带领团队快步前进,迅速构建起与全球最大种业公司比肩的种业集团。“种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用国家的利益换取企业的利益。”李登海掷地有声。在科研上、管理上、合作上,登海种业尤为注重“安全性”,共设立7道关卡,防止意外的发生。
1996年,世界种业巨头美国先锋公司把进军中国市场的合作目标锁定为登海种业,要求建立合资公司。李登海高兴地来到谈判桌前。可一听对方要求控股60%的合作条件,他立即拒绝了。
“种子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我方必须控股!”李登海态度坚决,谈判不欢而散。
之后6年中,美国先锋公司不断登门拜访,后又让步,提出双方各占50%的股份。可李登海就是寸步不让:“要合作可以,我方必须占51%以上的股份。”
李登海计较的不是股份,而是合资公司的话语权。最终,先锋种业同意了李登海的条件。2002年,经过6年多“马拉松式”谈判,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种业公司——山东登海先锋种业公司成立,中方控股51%。
在登海种业的青纱帐边,巍然屹立着3座玉米塔碑,基座上铭刻着李登海庄严的承诺:“为了国家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了国家我们将继续探索!为了国家我们将继续创新!”
“我前半生用玉米新品种创造了1000亿元的效益,后半生我要再为社会创造1000亿元的效益。”李登海没有丝毫自满懈怠,创新的豪情依然不减。(经济日报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