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中部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开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支持和全市上下一致谋发展为开封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团结“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奋力把开封发展推向快车道,加快开封复兴步伐。
一、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增强开封在郑汴洛工业走廊中的支撑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切合开封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努力加大工业投入,积极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通过政策支持、改制改组、吸引外商及民间资本,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我市老工业企业的改造步伐。
二、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经营农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重点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瓜菜、林果、花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集中布局,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加大农村县乡道路和乡村道路建设力度,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全面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切实把文化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摆在突出的位置,以现有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产业。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接待水平;进一步加强旅游促销力度,搞好资源整合,使旅游业成为开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中原城市群旅游中心。
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抓住国际加工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融资、股份投资、经营权转让、企业并购等形式,吸引国内外投资机构来我市投资。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鼓励外资从一般性生产限制逐步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服务业转移。充分重视和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汴西新区在招商引资中的窗口作用,真正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示范基地。
五、坚持科教兴汴战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推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引导科技资源高效培植。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统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利用国债资金、外资和民间资本,扩大投资规模,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结构调整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加快推进城建、交通运输体系、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工程建设,为我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七、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强力开发汴西新区。以目前开发区为基础向西推进,加大投资力度,努力实现与郑州的区域对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对老城区实施保护性开发,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以建设开封特大城市为目标,继续拉大城市框架,通过调整行政区划,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城市规模。
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支持新区服务业发展,帮扶困难群众实现再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和规范各种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技能,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力争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万人左右。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张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