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
资源型工业城市如何实现和谐快速发展,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实现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邯郸市委、市政府坚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心,按照存量调强、增量调优的要求,加大对主导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5—10年内实现邯郸市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将邯郸打造成为节约环保型工业城市。
邯郸是资源型工业城市,钢铁、电力、煤炭等资源型产业一度占到经济总量的80%。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一直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道路。这种模式引发资源瓶颈效应、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为改变这种现状,邯郸市按照科学发展观安排产业格局。从2000年以来,邯郸市关闭小钢铁企业149家、小水泥企业57家。同时,他们广泛采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集约经济和循环经济来实现节约和环保的双赢。通过集团技术改造战略,推广新技术、新工艺120多项,重点扶持了邯钢等大型企业的资产重组和技术创新,使全市主要耗能指标稳步下降。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由2003年的5.6吨标准煤,下降到2004年的5.4吨标准煤;单位产品能耗稳定降低率80%;重点耗水企业重复利用率94.3%;工业固体废物整体利用率达到75%。通过这些措施,邯郸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27.8%。经济效益提升了,环境质量也明显好转,2004年邯郸市2级以上天数比2003年增加40天。在全国113个重点城市排名中位次前移了27位。而今年1—9月,又比上年同期增加40天,达到217天。
邯郸还提出了打造四省临界区经贸中心和河北南厢经济增长极的新设想,将科技进步、体制改革、科学管理作为动力源,用循环经济方式实现物质资源有效利用。邯郸市计划投资千亿元资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他们分别针对钢铁、建材、能源、纺织等重点产业做出了详细规划。以钢铁业为例,总的设想是组建6大集团,培育两大基地。按照“增高减低、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要求,扶持组建邯郸钢铁、武安钢铁、新兴铸管、邯郸纵横钢铁、涉县天铁、永年紫山特钢6大企业集团;通过实施总投资194亿元的邯钢整体西移、总投资50亿元的天铁380万吨热轧卷板等一批结构升级项目,使这些企业在“十一五”规划中实现效益翻番。(雷汉发 李彦力 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