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方案》,明确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
到2020年,实现“两稳、两增、两提”。“两稳”,即稳定粮食产量和产能;“两增”,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提”,即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方案明确,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首要前提。未来五年,我省将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将基本农田信息标注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到2020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4670万亩。
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以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点打造皖北地区优质专用小麦、江淮丘陵和沿江平原优质安全水稻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加大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涉农项目资金向粮食大县、粮食生产基地倾斜。
农产品可追溯追溯信息可查询
“舌尖上的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提升农产品(000061,股吧)质量安全水平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之一。
未来五年,我省将致力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和执法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畜禽屠宰质量安全、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等专项整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全省范围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优先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建设范围,以食用农产品为重点,推行农产品二维码、一维码、射频码等,到2020年,基本实现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可追溯。加强追溯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追溯信息可查询。
发展节水农业化肥和农药实现零增长
环境友好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未来五年,我省将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到2020年,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6个百分点。建立高毒农药可追溯体系,淘汰手动式、背负式喷雾器,推行精准用药和科学用药。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扶持建立一批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
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支持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和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利用畜禽粪便积造农家肥。继续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和秸秆还田机械等方面的财政补贴。支持使用加厚或可降解农膜,开展农药包装及残膜回收再利用。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覆盖所有县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离不开农业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支撑。根据方案,我省将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开展生态农业、立体复合农作、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共性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到2020年,形成一批生态农业技术重大科研成果。
出台“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实施农业物联网示范、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互联网+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设五大行动。到2020年,建成全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物联网、产品电子商务应用覆盖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覆盖所有县(市、区),培育3个以上年交易额100亿元左右的农产品电商平台,打造20个以上“互联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培训2万名左右运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5万个左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鼓励进城农民工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等人员返乡在现代农业领域创业。到2020年,全省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