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国内大宗农产品而言,人们最关心的事情是如何去库存化问题,其中玉米市场存在的高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与低销售量现象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从库存玉米质量结构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特点等因素分析,虽然国内玉米产量、库存量与收购量较大,但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玉米并不多,后期随着国储、临储和地储玉米大量抛售,甚至低价大甩卖,玉米市场价格将出现明显的分化。
“在国内市场,玉米的主要用途是口粮、饲料原料和工业生产原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的口粮需求减幅很大。作为饲料原料,玉米素有‘饲料之王’的称号,饲料需求是玉米最重要的消费渠道,约占全部消费总量的70%,但从当前国内库存玉米的质量来看,很多库存的玉米质量达不到饲用标准。此外,玉米还有一个重要消费渠道,即用作工业原料。对比分析当前国内玉米初加工和深加工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玉米采购量与库存玉米数量可以看出,工业需求难以在短时间消化掉庞大的库存。”玉米贸易商朱兴伟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国内玉米质量整体偏差、优质玉米供应偏紧的情况下,估计低质玉米市场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去库存难与价格下滑无法回避,而优质玉米价格将稳中有升。
据记者了解,由于销售困难,当前部分国储、临储与地储玉米已经超期存放,部分地区的库存玉米质量较差,如很多地区还存放有2013年收购的质量超标玉米。近期,有关部门和地方机构已加大了对库存玉米的销售力度,对竞卖者给予各种补贴,市场交易量出现回升,但成交价格却为近年来的低点。例如,受吉林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委托,吉林粮食批发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于1月11日和19日举办了吉林省省级储备粮(玉米)轮换竞价销售交易会,两次交易会成交率均比较高,但成交均价均没有达到1740元/吨,更是远远低于有关部门公布的2015年产东北玉米临储收购价2000元/吨。
“霉变粒不超两个百分点的玉米不太好找,只要质量好,价格高点也可以。”一些饲料企业和生猪养殖户如是说。近几年来,在玉米收获季节,很多产区出现降雨天气,使得国产玉米质量偏差,大量玉米出现霉变现象。由于质量达不到饲用标准,这些玉米大量积压,而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有关部门又不得不降低标准收购,最终导致当前我国玉米市场出现了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大、质量差等问题。
对此,有关部门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来化解。其中,低价大甩卖是“泄库”的一个方法,但这么做会压低国内玉米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由于供应压力大,低质玉米价格可能还存在下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