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这是他们眼中的中美种业差距,请你也来说说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2016年01月23日   阅读:

种业人执着,为选育推广好品种,走南闯北;
 
      种业人朴实,像农作物一样生长,四季繁忙;
 
      种业人热情,瓜田李下品茶论道,因缘际会。
 
      “种业论道”——种业界开放的思想交流、碰撞平台,欢迎种业人士对行业最热门、最受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百家讲坛,百家争鸣。
 
      “我”眼中的中美种业差距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首次走上联合国讲台,阐述中国发展理念,展示中国发展成就。此次访问,中美在政治、经贸、农业等领域达成49项重要共识。
 
      作为两个农业大国,美国和中国的种子市值位列全球第一和第二。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种子产业发展较为落后。自中国种子市场放开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跨国种企纷纷来华开展业务,一度抢占了中国大部分市场份额,尤其是在高端蔬菜种子方面,民族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今,中国把种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中国种业已经迈入了快车道。在中国种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种业人士共聚首,说说眼中的中美种业差距,思辨自己的未来。
 
❤  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所长张斌
 
      我国特有的种业“国军”正退出
 
      中国种业市场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市场,有别于任何一个国家。随着“国务院109号文”大政期限的逼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这些公益单位领办的种企“国军”,也像十多年前国营种子公司脱离政府机关一样,即将脱钩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种业市场格局也将再次发生变革。
 
      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种业的今天就是我们最有可能的明天。商业育种及种企经营的国家大政亦无可厚非,会更加体现市场对种业资源的配置功能,以及更加市场化的企业成长环境。
 
      曾经辉煌的种业“国军”,随着外企的进入和民企的崛起,以及中国种业市场化进程加速,开始沦为行业吐嘈的对象。
 
      一些高端设施蔬菜种子市场的失守,部分抗逆类型蔬菜品种的沦陷,受限于体制而难以成长为承担抗衡国外公司重任的大公司,利用国家事业及项目经费资源而进行市场行为的不公平竞争,沦为领办单位解决人员福利乃至违规消费的私家小金库等等,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舆论都在不断升温,诸多问题及指责都投向了这些“国军”及其领办单位,承受压力之大都深有感触。
 
      “国军”也深感委屈,部分市场失守也有一些新型种植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一些作物种类之前没被重视,研发投入不足等客观原因;开办种业公司的初衷也是拟补国家事业经费不足的国家策略。何况即使大政逼近的今天,一些院所的差额经费,甚至离退休人员费用不足部分也没有明确的政策办法加以配合。
 
      计划经济乃至市场经济的初期,“国军”支撑了我国的对种子的需求,也成就了一些领域占据了世界的领先位置。即使现在,活跃于种业行业的绝大多数公司在人力资源及种质资源方面都起源于这些“国军”,这些力量的存在,也是我国的种业尚存与国际大公司抗衡的资本,而不会像部分发展中国家那样将自己的市场举手奉让。确实,“国军”应该是完成一段时期的历史使命后,该退出舞台了,至少应该退到幕后。
 
      大趋势已定,研读政策,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为种业规划的蓝图,甚至时间节点都很清晰。“国军”如何利用现有政策以及政策的缓冲期,做好自己的转型,远比歇斯底里地狂喊或者消极的怠慢更有积极意义。
 
      退出舞台主角,成为配角或台下幕后小角色,我们还应为中国种业加油叫好。同时,也告诫种业同行,并非“国军”退出就解决了这个行业的问题,市场环境、产权保护、创新能力、现代理念等都是中国种业的短板,乱局还将延续,尚需各方努力。
 
❤  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周玉忠
 
 
 
      三种层次,你属于哪种? 
 
      本土企业与规模性外资企业的明显差别存在于两点: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别与盈利模式的差别。企业的发展可分成三类或三个层次:
 
      第一类,自由市场型,行驶中汽车的轮胎爆了,需要到维修站修理,修理过程中不同品牌轮胎的价格有所差异,修车工时费用需要明示,双方完全按照事先协定好的价格进行,“拿钱办事,按功计酬”为此类企业的特点,该类企业拓展弹性小,团队凝聚力差;
 
      第二类,契约约定型,高速公路行驶需要严格按照限速指示,市内驾驶需遵守“红灯停,绿灯行”,该类企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员工按照企业的各项规章手册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企业运转比较稳定,但运营效率低下。
 
      第三类,自我激发型,汽车正常行驶中,碰到有人求助帮忙,主动停车,上前询问,给予必要的协助。每个员工都确信知情自己服务的用户(内部与外部)、用户的核心需求以及为了服务好用户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要控制的关键资源。该类企业具有清晰的核心价值观,员工具有统一的行为方式,运营高效,紧张有序,厚积薄发,基久长存。国内的企业多数属于第一类,少数属于第二类,第三类的企业比例极低,但国际百年企业注定是属于第三类的。
 
      国际规模企业依靠系统竞争优势实现盈利,注重盈利的模式,不断弥补自己的短板,市场存活期长,发展稳健;国内企业的盈利模式单一,依靠单一环节的优势实现盈利,过分拉长长板,系统发展的风险大,市场存活期不稳定。
 
      未来三年将是种企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缩短与国际规模企业的差距,培育企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发展方法论”,构建企业系统竞争优势将是核心,以上两点的实现,设计师是关键,而能担任此职能的只能是老板本人,祝福中国种企。
 
❤  武汉汉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忠
 
 
      七个方面提升我国种业
 
      当今世界,中国种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影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有如下因素:
 
      生产要素和政府要素对种业竞争力有所影响;知识产权因素是制约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质量因素是促进我国种业现有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创新能力也是影响中国种业竞争力的因素。
 
      就中国种业现状和世界形势,中国种业如何前行?我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公正地执法。专利技术、植物新品种保护、商标权、商业机密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逐步建立,激励企业加大投资,政府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促进企业商业化育种研究,中国种子企业向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转变,建立健全对育种者、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权利和义务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约束机制。执法要公正,管理要透明,有效遏制种子行业的管理腐败和不正之风。
 
      加快实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种子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科研院所向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重新调整农业发展的社会分工,促进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发挥种子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作用。深化基层农技体系的改革建设。
 
      种子企业要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科研技术要创新。种子企业要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制订战略目标、育种目标、生产计划、绩效考核指标。常规育种是基础,利用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提高育种效率。育种与生产要全程监控和监督,做到精准化、全程化、流程化、信息化管理。
 
      种子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加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加强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健全企业财务管理。
 
      商业化育种研究与应用要取得突破。种子企业竞争力要增强,种子企业要不断探索商业化育种模式,推动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的目标化、流程化、模块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创新要专注,千万不要有机会主义倾向。
 
      质量控制系统做好信息化、标准化、精确化管理。ISO质量体系认证和计量管理体系认证。科研研究、种子生产、种子检测、种子加工、种子包装、种子储运、种子示范推广要建立信息管理,做到标准化、精准化。加强员工质量安全、质量检测的培训。树立全员工质检员的质量意识。
 
      积极推行种子认证制度。种子认证是指依据程序,通过品种合格性认可、系谱繁殖、过程控制、验证等方式来确认种子的遗传质量(品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以及通过认可种子检验室确认种子的物理质量符合种子认证方案的要求而给予的书面保证(种子认证证书的认证标签)。借鉴国际经验,实行种子认证制度可以有效保护育种者合法权益,更好促进种子的贸易,更顺畅地进入国际市场。
 
❤  山东德州市德高蔬菜种苗研究所董事长栾兆水
 
 
      差距不在品种,在于品种保护
 
      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蔬菜杂交育种的时间较短,但由于国家十分重视蔬菜育种项目,从国家“六五”计划开始,在“七五”、“八五”、“九五”至今,连续拔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蔬菜育种项目,期间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蔬菜杂交种。
 
      和国外种子相比,这些品种的种性并不差,很多品种超过国外品种;从推广面积和种子供应量来说,国内种子占椐主导地位,国外蔬菜品种在高山高海拔地区、保护地、反季节等方面占据部分优势。完全根据销售额来判断一个公司的大小是不正确的,而要结合市场占有率和推广面积综合判断。和国外种子公司相比,我们缺乏的是行业自律和知识产权保护,套牌、一品多名等侵犯知识产权现象是我国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有《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也加入了UPOV,但并未有效保护育种家和育种企业的权益。我国持证种子企业仍有5000多家,但真正有育种能力的不占多数。近几年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大力扶持企业育种,指出“企业是育种的主体”,即将推出新《种子法》,这必将大力推动我国种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