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春耕生产大忙时节,记者来到依兰县演武基绿色蔬菜种植基地,记者在基地内看到,5栋智能化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中有2栋是可控温式蔬菜大棚,用于开展电源热和煤源热实验对比,为调整种植结构探索出了新“钱景”。
蔬菜基地的合作社社员拿着新摘下的黄瓜告诉记者说,因为没喷洒过农药,黄瓜从藤上摘下来擦擦就可以吃。合作社负责人迟恒江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的2栋可控温式蔬菜大棚,一栋是用煤供气,一栋是用电供气,通过去年冬天到现在的测算,对比来看电要是在2毛钱就和煤基本持平,但是烧煤不环保,在管理上也没有用电顺手,对比看要比煤好得多。”
合作社技术员纪俊友同时向记者介绍:“后边这个是线茄,这个品种特别好,又细又长又黑,长到一定程度可以再生,把下边割下来,可以再长出来,属于再生技术。我是技术员,一概按照绿色的要求去做,从育苗到产果,不用化肥农药,以生态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让消费者吃了特别放心。”
在现场体验的居民邢东艳说道:“把这个芹菜叶揪下来直接可以吃,觉得也放心,因为看到沤肥是黄豆没有农药化肥,感觉放心,来了之后现场尝,也没洗。”
依兰县演武基绿色蔬菜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秋天开始建设,先后投入200万元建成5栋智能化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每年的11月开始种植蔬菜,蔬菜种类由当初的十几种发展到包括西红柿、黄瓜、豆角、芹菜在内的30余种,蔬菜种类不断丰富。每栋温室大棚每年可产3万斤蔬菜,可创造收益7到 10万元。
合作社聘请了蔬菜专家,对基地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并与有关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同时,为开发和生产绿色蔬菜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包括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卫生标准等,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温室大棚智能化使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观察到蔬菜的长势和变化,同时顾客也可以通过“物联网”直观查看蔬菜的种植和采摘情况。
现在,演武基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通过网上销售已经是供不应求。合作社销售负责人孟庆鑫向记者介绍起网上销售模式:“目前我们采用的销售方式是线上加线下,微信预订,销售非常火爆。很多消费者订不上,目前主要是因为5个温室供应不足,同时未采用任何的催熟剂,完全是自然成熟,植物生长周期长,有时候供应不上。”
目前,演武基绿色蔬菜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还建有绵羊、肥猪、小笨鸡养殖基地,达到种植、养殖、加工产业一体化。迟恒江说,我们还要继续建设新棚,建多少要根据市场的状况,用户的需求量。这是朝阳产业,不光是蔬菜,今后我们还要种植小麦、谷子等一系列的绿色作物,还要建体验店,让合作社的社员尽快富起来,也让消费者吃上更安全放心的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