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口岸办帮扶组进驻宝坻区田邢庄村以来,制定了一村一策的发展思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基础设施,打造了全新的产业体系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未来规划,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从村口的木质牌坊进入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平整的柏油路和两侧规划整齐的林地,再往里走,便看到了水渠旁的一座座徽派建筑和院门口的篱笆,宛如一座江南水镇,这就是如今的田邢庄村。村民李景全说,帮扶组来的这四年,村里的变化天翻地覆。
李景全:“村容村貌,多好看,出来进去的,看着就高兴。过去这老坑,一到夏天的季节,我住的离得近,臭着了。他们来了之后,清淤,都弄走了,然后包给个户养鱼,集体也有收入。大伙心情好了,心气就高了。”
田邢庄村位于津蓟高速旁,交通区位好,但一直缺乏明确的产业定位,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收入始终不高。市口岸办帮扶组进驻后,首先从用电、用水、路灯等基础设施入手,改善村民生活的同时,提升村里的土地承包价格,增加集体收入。帮扶组组长曹宝荣说:“那边有300多亩的土地,以前没有电,是借别人的,承包价格很低,五六百块钱。我们根据村里的建议,安装一个315千伏的变压器,自己有电了,承包价格一下就提升300到400块钱。这样一年的增收就在10万块钱。”
田邢庄村土地面积大,但种植结构单一,原有的大田作物经济价值不高。为了改变农业结构,帮扶组带着村两委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集中养殖南美白对虾,并成立了合作社。曹宝荣说:“去了南通考察了一下,觉得效益挺不错的,挺适合咱们这,因为南美白对虾需要水有一定的碱性和盐度,我们这恰恰是水含碱。就在那边承包了200多亩土地,挖了坑,上面扣了棚,一年至少可以养两季。土地承包就翻番了,原来一亩地也就700块钱。地统一流转了,就变成了1200一亩,就光这一个,一年就是24万。每年给村里一定的分红。市里面有市级技术帮扶组,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他们不定期会过来培训,现场看看指导。”
如今,田邢庄村的农民人均年收入已经突破了两万元,集体收入也达到了20万元。目前帮扶工作即将结束,却仍在忙着帮村里修通村南的道路。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兰说,有了帮扶组打下的基础,村民们都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王学兰:“我们现在正在人居工程改造,老百姓把平房建成别墅,土地腾出一大部分,开发商进入。我们下一步就想等别墅盖完了,逐渐增加农家院的户,吸引客户过来,有采摘园,都可以采摘,四个垂钓池。帮扶组给咱们打的基础好,以前没有有帮扶,想弄也弄不了。以后我们想干啥都特别顺风,我们再推也都好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