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绘就荆楚“三农”发展新画卷
来源:湖北农业信息网   2019年10月09日   阅读:

       70年披荆斩棘,70年砥砺奋进,荆楚“三农”成就前所未有。 

  这是跨越的70年。粮食生产拾级而上,不断创下新纪录;农民收入再攀新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食品工业成第一大产业,更多人“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

  这是嬗变的70年。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路通了,灯亮了,树多了,青山更绿,碧水更清。

  这是探索的70年。荆楚农村改革波澜壮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破冰前行。

  这是奋进的70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去年全省105.5万贫困人口脱贫、963个贫困村出列、17个贫困县摘帽任务全面完成,贫困发生率降至2.4%以下,农业产业稳定带动265.9万农村贫困人口。“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省委、省政府把握全局,深化思路,将“重中之重”这根红线贯之“三农”。70年来,“三农”形势总体向好,构建中部战略支点的“底盘”不断夯实,成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湖北正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书写“三农”新篇章!

  稳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

  粮安天下安。作为农业大省,湖北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始终把重农抓粮作为“三农”工作的第一要务。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坚持扛稳粮食生产重任,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促进经济作物提质增效,推进畜牧业与渔业转型升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了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湖北省连续出台“粮安工程”、粮食流通改革、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文件,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流通领域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千方百计保护耕地红线、发展规模经营、实施水土整治、推广农业机械化等措施,确保粮食生产连年上台阶。

  2018年,粮食总产达到2839.47万吨(567.89亿斤),连续六年稳定在2500万吨(500亿斤)以上,比1949年净增2261.34万吨,增长了3.9倍,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湖北贡献”。油料产量302.48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21.6倍,油菜籽产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一,油菜产业成为我省“金字”招牌;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963.94万吨;茶叶产量32.98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8倍,位居全国第三;园林水果(不含果用瓜)产量655.46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62.8倍。生猪出栏4363.50万头,比1978年增长了3.74倍,位居全国第五。牛出栏108.33万头,羊出栏609.23万只;家禽出笼53244.82万只,禽蛋产量171.53万吨。淡水产品产量达到458.4万吨,长期位居全国第一,渔业成为湖北省的又一张亮丽名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六年保持98%以上,居全国前列。

  优“荆楚味道”更香醇

  随着广大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增强和市场机制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日趋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农产品生产日益向优势产区聚集,农业质量效益越来越高。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持续推进优势作物向优势产区集中,调优品种、调绿模式、调强品牌、调高效益,加快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018年,湖北省主动调减了低质低效水稻面积200万亩,优质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占比超过77%,“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比超过95%,“粮改饲”“油改饲”面积达到140万亩以上,优质粮油与蔬菜成为产值超千亿元的大产业。畜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牛羊增量提质、猪禽稳量提质扎实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大幅提升,全省种草保留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71.14%,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78%。渔业加速向前迈进,稻渔综合种养蓬勃发展,全省面积达到589万亩,多年领跑全国,小龙虾、鳝鳅、河蟹三大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5万亿元,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达到377.4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我省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就业最多、效益最好和农民获利最多的产业。

  强农业底盘坚实有力

  进入新世纪,随着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不仅取消了沿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还对农业进行多种补贴,持续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的大政方针,不断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科技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逐步建成了一个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等完整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突破性飞跃,从人扛肩挑牛耕转变为“机器代人”“机械耕作”。农业信息化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智慧农业成为新时尚。2018年,全省累计投资449.12亿元,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34万余处,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20.8万亩;新建补建高标准农田343万亩。“互联网+”现代农业全面发展,12316农业综合服务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融合发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范围扩大到14个市州47个县(市、区)。补贴农机具8.33万台,“互联网+北斗+农机”的机信融合更加深入,累计安装各类农机北斗智能终端1.3万余台(套),累计监测作业面积1500万亩,完成110万亩深松作业任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13个,培育科技示范主体28560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7%。

  美美丽乡村款款走来

  改革开放加速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我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乡村治理有序推进,农村面貌和环境明显改善。

  2018年,全省3500万农村人口饮水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危房改造13.2万户,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2.46万公里。农村“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乡村村容村貌美化统筹推进。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资金114.2亿元,完成农村户厕139万座建改或提升任务,建成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977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74.1%,完成精准灭荒造林71.78万亩。全省软弱涣散村已转化1876个,2.3万个建制村基本完成了村党组织换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有序开展,实现“十星”创建在全省行政村全覆盖,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电影“月月看”、书屋“村村有”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受群众欢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乡村平安稳定。

  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随着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三农”政策越来越好,农村改革红利加快释放,农民分享了更多利益,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迈进新时代,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并享有更多财产权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更加厚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提高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养老保障等问题。推进脱贫攻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产业脱贫成为治本之策。

  2018年,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颁证率达到95.9%,全省承包地流转面积达到2247.9万亩,流转比例达到49%。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全省工商注册农民合作社达到9.6万家、家庭农场达到3.5万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92%的村完成集体产权清产核资,87%的村完成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建成县级以上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所)70个。“三乡工程”大力实施,签约“能人回乡”创业项目2000余个,完成投资500多亿元,农村双创园区达到235个,培育双创主体8.1万个、双创人员39.7万人。农村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62万人,农村低保标准超过国家扶贫标准。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省105.5万贫困人口脱贫、963个贫困村出列、17个贫困县摘帽任务全面完成,贫困发生率降至2.4%以下,农业产业稳定带动265.9万农村贫困人口,37个贫困县优质粮油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达到4685.45万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77.82元,城乡收入差距不断下降。

  淡水产品产量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

  油菜籽产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一,油菜产业成为我省“金字”招牌

  食用菌占湖北农产品出口半壁江

  山茶叶产量位居全国第三

  稻渔综合种养领跑全国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六年保持98%以上,居全国前列

  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数量达39个,为全国改革探索了宝贵经验

  八大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普遍高于全国,位居南方10个省份第一位。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5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就业最多、效益最好和农民获利最多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