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昌12月2日电(记者陈春园、郭远明)今年年初,江西省彭泽县定山镇响水村农民汪文本想在2月16日去广东东莞打工,但身份证过期了。万分焦急之际,他试着给村里的便农服务点挂了一个电话,没想到当即就得到15天内办完的承诺。
很快,村代办员就来到了汪文家。在汪文提供证明和照片后,代办员将材料转到镇便农服务站,邮递员又将材料递送到县便农服务中心。2月14日,只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汪文就从村代办员那里拿到了新的身份证。
“过去村民办个身份证可费劲了,先要开证明,然后到镇派出所办理,即使办好了也不能及时得到通知,还要经常到镇派出所去询问,而村子离镇政府往返一次要走15公里的山路。在镇里办事还好说,有些证件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去办,每个部门都要跑一次,材料不齐还得跑个三五遍,有时一个证件三五个月都办不下来。”汪文感慨地说。
彭泽县便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朱新珍告诉记者,现在农民办事基本不用出门,各个乡镇便农服务站每天都通过服务站人员或邮政人员将托办事宜集中到县便农服务中心办理。大多数事宜坐班单位可以现场办理完毕,办不了的由服务中心转到各个单位限期办理。每天各地的乡村邮递员来到县便农中心,将已经办好的证件等通过邮政系统立即分送到各个村便农服务点,之后由村代办员立即分发给村民。
“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这是彭泽农民在政府整合和完善全县直接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服务“三农”功能过程中获得的便利。
2004年开始,彭泽县通过组织推动,整合全县直接涉农部门和乡镇站所服务“三农”的职能,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便农服务网络,将政府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他们依托县邮政局农资连锁配送服务中心和服务大厅,建立了县级便农服务中心,工商、邮政、农业、民政、劳动、国土资源等27个涉农部门的职能在这里聚集;依托乡镇邮政所和乡镇机关闲置空房,设立乡镇便农服务站;利用村落社区或村党员干部家中闲置的房子,设立村便农服务点。三级便农服务网络上下贯通,以过去广布于乡镇村庄的邮政网点为纽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网。
目前,这个县已建立乡镇便农服务站16个,全县169个村已有163个建立了便农服务点。
便农服务网络的形成,有效地提高了“三农”服务质量和效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彭泽县三级便农服务体系设立政务、办证、信息、农技推广、农村生产生活资料配送等五个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涉及到农民生产生活的每个方面。仅今年以来,各级便农服务网络就为农民代办各类审批事项23000多件,代办各类证件6800多件,传递务工信息5200多条,配送生产资料65吨,良种近20万公斤,举办各类农技讲座260多场,给全县农民带来近千万元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有限的行政服务资源得以放大。以前政府各个涉农部门之间时常会发生争利行为,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而现在经过服务功能整合,提高了办事效率。此外,邮政系统原先单打独斗的“三农”服务功能也得以强化,其覆盖面广、网点齐全以及邮政物流服务平台等资源借此发挥出新的作用。
彭泽县委副书记朱作清说,涉农部门服务功能的整合和农村邮政资源的利用,使“三农”服务体系运转更加流畅,活力得到提升。在彭泽,无偿的公共服务现在基本由现有乡村行政系统通过邮政流通系统完成,其中包括组织农技知识培训、发布信息资料、代办服务和上传下达等。
县委组织部部长屈华东介绍,在管理体制上,彭泽县三级便农服务网络既实行垂直管理,同时又分别接受县便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在管理方式上,实行绩效管理,以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工作纪律等为依据,而且三级便农服务网的工作效果也是对乡镇和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
责任编辑:王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