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万建民常委:发展农业生物育种促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   2023年09月04日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

一、 发展生物育种是建设种业强国的首要任务

 

 

生物育种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每一次种业技术变革都使水稻等作物产量提高15%左右。到2030年,实现新一轮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跨越,关键在于生物育种技术变革。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把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作为种业创新攻关行动的重中之重进行部署,解决种业科技源头创新、前沿技术突破、重大品种供给等问题,对于打赢种业翻身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二、 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加快突破,孕育着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基因编辑、转基因、全基因组选择等生物技术(BT)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IT)交叉融合,形成以BT+IT为典型特征的高效农业生物育种技术体系,驱动现代育种技术快速变革迭代,正在对全球生物种业格局和农产品供给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我国在种业基础研究取得多方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绝大部分物种的基础研究尚在跟跑,重要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与调控网络研究不系统,类似Bt抗虫基因等具有重大育种利用价值的基因较少,原始创新和技术体系化亟待加强,适应新时期农业特点的重大品种迭代滞后,如缺乏优质水稻和小麦、高产玉米和高油大豆、抗病高繁殖猪、高产奶牛品种,也缺乏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宜机轻简化品种。

我国现代化种业创新体系开始形成,但与发达国家已建成全球布局的一体化现代育种体系相比,我国种业创新体系顶层设计不足,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品种培育的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不畅,种业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弱、规模小,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机制尚不健全,种业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亟待提高。

三、 发展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的建议

 

 

一是精心谋划好生物育种创新顶层设计。聚焦农业生物战略物种,拓展技术路径,打造竞争优势,抢占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制高点,把握生物种业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科学规划好生物育种创新主攻方向。以创制培育重大战略性品种为目标,力争在农业生物关键基因功能解析、优异基因型智能设计等重大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发现;在生物育种前沿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构建种业全链条溯源,高通量、智能化大规模筛选测试等种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促进高质量生物育种创新应用。

三是合力保障好生物育种创新组织实施。统筹国家农业生物育种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企业主体、专业化分工、产学研协同、全国布局的现代高效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创新生物育种多元化投入机制,持续稳定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风险投资基金等加大对种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31日   第 04 版)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