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中经评论:让更多好种子撒向广袤田野
来源:   2023年10月07日   阅读: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近日,农业农村部表示,目前推动种业振兴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将加力加快推进挖掘优异种质资源、种业创新攻关、做强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提升种业基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五大行动”。

  种子是粮食的源头,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今天,人们的“米袋子”稳稳当当、“菜篮子”日益丰富,不仅“吃得饱”,更能“吃得好”,这背后,是一代代更新的优良品种在支撑。

  “籽种好,一半谷。”研究表明,发芽率提高1个百分点,产量就增加1个百分点;纯度提高1个百分点,杂交种产量就增加0.5—2个百分点。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从良种培育中挖潜增效是各国的普遍选择。像我国,目前农作物品种已先后经历了6到8次更新换代,“济麦22”“矮抗58”“百农207”等品种,推动小麦平均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387.3公斤。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盘点下家底,可以看到,我国种子供应基本攥在自己手里。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然而,危机意识也必不可少。

  放眼国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粮食供应链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再看国内,中长期而言,我国粮食供求仍是紧平衡态势。在耕地、水等生产要素日益趋紧的情况下,想要稳定产能、提高单产、优化结构,迫切需要加力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不过,打好种业翻身仗,仍有几道关要过,尤其是在育种创新、技术规范等方面,我国还存在着短板和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