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财经要闻 >> 内容阅读
现货走势支持 短期内郑州强麦有望维持震荡行情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9月03日   阅读:

    强麦WS601自6月下旬高点1768回落以来,已下跌140余点,期价抵达1620—1650一带,在此获得支撑,并形成短期底部震荡区域。从周K线上来看,已经横盘三周,技术上此位置,上方面临前期低点1660的压制,下方1558可以说后期运行的技术目标位。由于目前距离1558仍旧有80点左右的空间,作为该品种,从历史角度考察,中级下跌行情百余点以上的应该告一段落,其再度下行,估计买盘承接力度将逐渐显现,下行会有一定的难度。再结合目前国内现货基本面已经企稳,且后期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来临将会拉动需求,抑制行情回落。因此估计短期强麦有望维持震荡走势。

    自进入8月中旬以来,我国小麦主产区新麦收购价格出现了止跌迹象,与上旬相比市场呈现出涨跌互现的局面,大有回落渐止的迹象。从新普通小麦的具体情况来看,豫北地区的延津长垣普通新小麦收购价为1420元/吨,上涨20元/吨;濮阳普通新小麦收购价1380元/吨,下跌20元/吨;豫南漯河普通新麦收购价为1410元/吨,下跌20元/吨;南阳邓州普通新麦收购价1300元/吨,降幅30元/吨;驻马店收购价与上旬持平每吨为1310元。山东济南、聊城地区收购小麦为1420-1440元/吨,基本与上旬持平,农民出售的小麦在1350-1380元/吨,中间差价基本上为粮贩收购成本、运输费用和利润等。河北小麦价格一直比河南和山东高,目前大都维持在1450-1480元/吨,也同样和上旬持平或者略有涨跌。从目前的价格来看,收购市场总体上由缓慢回落进入了相对平稳阶段。

    由于政策因素影响作用已明显减弱,粮食价格的持续回落,部分地区小麦收购已接近新麦收购初期开秤价位,达到卖方的心理底线,农民采取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策略,只要不急需资金,就是不出售的策略来对待。然而买方考虑到农民因孩子上学和筹集秋季农资必将会加快卖粮步伐,而采取狩猎采购方式。由此导致买卖双方进入心理对抗的僵持阶段。还有就是市场自国家政策托市收购小麦活动结束以后,就担心展开轮库,压低价格,而不愿意入市采购。此外就是由于持续的回落导致各地小麦的价格悬殊不大。从三大小麦主产省河南、山东、河北价差来看,呈现缩小态势。河北小麦价格继续处于最高水平,山东次之,河南最低。目前山东、河南小麦地区差价最高30-40元/吨,河北小麦地区差价最高20元/吨。由于各地价格悬殊无几,作为小麦贸易商在扣除正常的运输以及人工成本费用后,倒卖小麦基本无利可图,致使小麦市场购销呈现稳步缩减态势,这也是小麦进期进入僵持阶段主要原因。

    从总体上之所以出现买卖、购销双方僵持的局面,价格的回落乃是罪魁祸首。但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市场将受到多空双重因素的作用,预计将会呈现小震荡局面的概率较大。作为利空方面:主要是由于九月开学和秋种日期的临近,家庭经济紧张的农户不得不将存粮变现,来解决经济紧张问题,这势必会增加小麦市场的供应量,售粮数量预期增加将使得小麦价格再度承压。利多方面:自新麦收购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收购政策措施,确保农民增收,国家储备库加大收储力度,估计一直倍受市场担心的轮换工作不会在近期开展,市场小麦流量减少。在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来临以及后期天气转凉以后,面粉需求量增大,需求企业将会加大对小麦采购力度,将促使小麦价格抬升。因此后期市场多空因素的交织,市场难以形成单边市,估计很有可能选择震荡走势。

    综合来看,小麦现货市场在经过近期的止跌平稳,成交萎缩,购销僵持对峙阶段后,市场将会在农户因资金短缺而被迫卖粮的利空因素,以及后期面粉销售转旺的预期利多因素,两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入震荡、放量阶段。在现货维持震荡的情况下,期货自然也将进入震荡。(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中华粮网 作者: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