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华中农大周广生教授:直播油菜密植增效需要过“五关”
来源:转载自中国农网   2020年08月05日   阅读:

增加种植密度,集成适宜油菜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是增产增收、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必要措施,对稳定我国油菜的国际地位,保障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以来,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和湖北省的支持下,华中农业大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油菜栽培岗位科学家周广生教授牵头组建团队,在“以密增产、以密适机、以密省肥、以密控草、以密补迟” 的“五密”栽培核心技术基础上,全面系统组织直播油菜密植增效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创建了油菜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据周广生介绍:目前我国油菜生产单产年增长1.0%,提高达到预期,但面积徘徊不前;直播油菜逐渐取代传统的育苗移栽油菜,轻简化生产技术应用面积增加;多熟制模式下,前茬收获后秸秆就地还田,增加了油菜生产难度,尤其体现在播种环节。而与欧盟等发达产区相比呈现“三低两高”的特点,即种植密度低、机械化程度低、单产偏低;肥料农药用量高、前茬秸秆量高。上述特点导致我国油菜生产成本高、效益低,最主要原因是种植密度普遍偏低,部分区域采用2~3万株/亩密度,但栽培技术尚未配套。

目前,周广生团队在湖北省油菜产区的综合示范试验证明:选用高产、抗倒、耐密优良品种,采用密植增效生产关键技术进行管理,与传统农户习惯种植相比,产量可提高10%以上、品质提高5%左右、机收损失率降低3~5%、每亩节本增效1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综合效益突出。示范区的种植大户也一致认为该技术轻简高效、实用性强、便于农户操作与应用。


直播油菜密植增效全程机械化生产核心技术

 

周广生感言,要保护好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而直播油菜密植增效技术可有效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全面提升油菜机械化水平。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5个关键点:

一是秸秆还田关。前茬及时收获,秸秆翻压还田。水稻在收获前12~15d晾田,不迟于10月中旬收获;玉米、大豆等不迟于10月20日收获,留茬高度小于18 cm,秸秆粉碎长度10~15cm。

二是播种关。选择高产、耐密、抗病、抗倒品种。确保越冬期每亩基本苗水田3.0万~3.5万株,旱地2.5万~3.0万株;行距为20 cm~25 cm,密度超过3.5万株/亩时进行(30-15)cm宽窄行配置。水田采用20 cm~25 cm翻耕深度、1.0 cm左右播种深度,旱地采用25 cm~30 cm翻耕深度、2.0 cm左右播种深度有利于油菜根-冠协调发展;土壤含水量在70%以下适当镇压,土壤含水量在80%以上切勿镇压。选用一次性完成深旋、灭茬、秸秆翻压还田、开沟、作畦、施肥、播种、镇压及封闭除草等联合作业油菜直播机播种。

三是施肥关。采用3万株/亩和20cm左右行距优化配置,若采用全营养油菜专用缓释肥(N-P2O5-K2O-微量元素含量为25-7-8-5) ,水田亩施35kg~40kg、旱地亩施25kg~30kg作底肥,不追肥;若采用常规肥料(N:P:K=15-15-15的复合肥),水田亩施35kg~40kg,旱地亩施25 kg~30kg,基肥:苗肥:薹肥=6:2:2施用,在越冬期前20d~25d,明显落黄的田块抢墒、抢雨追肥提苗,水田、旱地油菜每亩分别追施尿素5.0kg~7.5kg、4.0 kg~6.0kg。采用宽窄行配置,肥料在窄行条施深施。

四是病虫关。针对前期蚜虫、菜青虫为害,后期菌核病严重、高温逼熟,利用无人机在苗期叶面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初花期叶面喷施菌核净、磷酸二氢钾。

五是收获关。全株角果70%-80%落黄,主茎中部角果籽粒呈品种固有颜色时,割倒平铺于田间,后熟5-7d后,捡拾脱粒;或者植株中上部茎杆明显退绿、角果枯黄时,联合收获。

周广生表示,直播油菜密植增效技术除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外,秸秆就地粉碎还田,杜绝了秸秆露地焚烧;栽培技术的优化,无人机飞防技术和油菜专用缓释肥的使用,提高了肥药利用效率,减少了肥药用量,生态效益显著。示范片带动油菜产业发展,有效保障了菜籽供给;支撑了优质菜籽油品牌的开发,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菜籽油的需求;带动了油菜花用、蜜用、菜用等多功能技术推广,满足了旅游观光需求,社会效益显著。目前应加快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油菜产业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