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蓝栽培管理


紫甘蓝栽培管理

紫甘蓝又名赤球甘蓝,原产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为结球甘蓝八个变种之一。紫甘蓝引入我国栽培的时间不长,与普通甘蓝相比具有结球紧实、色泽艳丽、耐贮耐运、品质好易栽培等特点,在露地和保护地均可栽培,深受生产和消费者的欢迎。因此,紫甘蓝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前途。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 紫甘蓝喜凉爽、较耐寒,属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较广,在2~3度下经10~15天可缓慢发芽,在25~30度内也可发芽,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8~20度,在此温度范围内2~3天可出苗。幼苗比较耐寒,经过锻炼的健壮幼苗,一般能忍受较长时间的-1一-2度低温,幼苗也适应较高的温度,可在25~27度下正常生长。外叶生长的适温为17~20度,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养分积累,结球紧实。结球期抗热性较差,当气温长期高于25度时茎叶发黄,包球松散,品质下降。因此,夏季应选择冷凉地区进有栽培。
  湿度 紫甘蓝适宜比较湿润的环境条件,一般在80~90%的相对空气湿度和70~80%的土壤湿度条件下生长最好,尤其是结球期要充分供足水分,保证土壤湿润,使之结球紧实。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加之空气干燥则会引起基部叶片脱落,植株生长缓慢,叶球小或不结球。但低洼地土壤过分潮湿,也不利于紫甘蓝的生长和发育,且易发生病害。
  光照 紫甘蓝对光照强度适应范围广,在长日照和强光照的条件下,能促进其发育,但结球期要求较短的日照和弱光,有利于结球,因此,在夏季生产时可采用与高秆作物间作,适度遮荫,保证结球紧实。
  土壤 紫甘蓝喜肥耐肥,对土壤营养的吸收量较高,适宜在肥沃、保水保肥力好的土壤中栽培,同时在生长期还应注意施较多的追肥。紫甘蓝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主要营养元素的要求不同,一般从苗期到莲座期吸收较多的氮素,到结球期后需要消耗较多的磷和钾,其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3:1:4,因此,在增施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磷、钾肥,有很好的增产效果。特别是后期增施钾肥,既能加强养分制造,又能促进养分运输到叶球,使叶球充实,增加产量。
  二、品种选择
  早红 从荷兰引进的早熟紫甘蓝品种。植株中等大小,生长势较强,开展度60厘米左右。外叶16~18片,叶色为紫红色,叶球为卵圆形,基部较小。单球重0.75~1公斤,每亩产量2000~3
Copyright © 武汉天鸿智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12010557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创意天地11号楼902
手机号:15926298088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