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主要性状:
新选育早中熟、青、红果兼用,大果丰产型组合。生长势强,枝条硬。三亚试验基地田间观测:株高58cm左右,开展度53cm左右,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粗大牛角形,青熟果绿色,果面较光滑发亮,微辣带甜,风味好,果大而直,平肩,果长18cm左右,果宽6.6cm左右,单果重140—160g,后劲足,后期果不变小,红果鲜亮,不变软,硬度好,无裂纹。
主要栽培措施:
宜育苗移栽,每亩需种量30g左右,剔除弱小不健壮的异株,选择生长势强、健壮的椒苗定植。每亩参考密度3000株左右。采用双行单株种植,宜采用深沟高畦,特别是后期肥水管理应加强,门椒和对椒应及时采收,以便后期果实膨大。 在前期防叶部病害:疮痂病,炭疽病,疫病。药剂:连霉素,抑快净,唑醚代森联,噻菌铜。中,后期防炭疽病,白粉病,疫病。药剂: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乙嘧酚磺酸酯。根部病害:药剂:五氯硝基苯,多菌灵,浇根。开花期,喷施硼肥:“易得朋”。
适应性:
三亚试验基地田间观测:平均亩产3425.8kg。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抗青枯病,抗疮痂病,疫病叶部病害。田间表现耐寒性较强,耐涝性中等。
品种适宜种植区域、种植季节:
适宜全国露地、大棚种植。特别适合作露地越夏丰产栽培和华东地区秋延后大棚栽培。特别适合安徽的秋延后大棚栽培。华南地区种植季节:夏季栽培播种期在1月20日至4月10日,秋植的播种期在7月1日至10月1日,长江流域种植季节:露地栽培播种期一般在上年的11月1日至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