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种业专家 >> 种子专家 >> 内容阅读
西瓜嫁接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第一人刘孝科
来源:百度   2009年12月12日   阅读:

刘孝科

 
 
  西瓜

嫁接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第一人

 
  刘孝科,高级农技师,现任安徽省宿州市无籽西瓜协会理事长。自1986年以来研究有籽西瓜与无籽西瓜的嫁接栽培试验,成功研究出“无籽西瓜嫁接稀植、麦茬自然高架无籽西瓜套种菜青豆栽培技术”等多项成果,他不封锁技术,而是热情毫不保留的传播给广大群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得到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先后被评宿州市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安徽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安徽省百佳致富带头人、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不循归路、敢于创新
 
  刘孝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他肯学习,勤钻研,把学得的知识用在发展农业上,是远近乡村农民熟悉的科学迷。从1980年开始种植西瓜,可观的经济收入使他对西瓜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由于土地面积的限制,连年重茬种瓜,轮作周期短,土壤传染的病害逐渐增加,发生了西瓜的枯萎病,造成了整株死亡,产量不稳定,几乎造成绝收。面对这种情况,他查阅了大量的西瓜种植资*,决心进行嫁接试验。1986年,他买葫芦种、冬瓜、笋瓜、丝瓜、瓠瓜、南瓜种进行砧木品种对比试验,待长到一定时期,在茎部进行西瓜嫁接。当年嫁接4000棵,仅成活一棵,结西瓜35公斤。刘孝科思忖:“能成活一棵,就有希望,就要试验下去”。他到新华书店里翻阅了《农业生产大全》,用笔记下了国内外有关嫁接的章节。第二年,他又嫁接3万棵,结果仅成活7棵,其中有一棵结果63公斤。两年的嫁接试验失败,他仍不灰心。又数次进京,向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们拜师请教,并购置了大量的书籍。第三年,他选用葫芦作砧木,进行劈接法、插接法、双根靠接法试验,并对土壤施肥、人工授粉、进行分块试验,同时对雾水、雨水喷洒药物进行观察。这一年嫁接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终于取得了嫁接试验的成功。接着他又对栽植密度进行研究,按照教科书上讲,每亩地栽600-800棵,还尚需整枝,费时费力,且亩产只有2500公斤。刘孝科看嫁接成活的苗子长势又旺又壮,结果又多,于是便进行了低密度的栽植试验,经过几年辛勤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获得了选用葫芦砧木、育苗、嫁接、施肥、授粉、雾水、雨水喷药、抗重茬、稀植苗、不整枝、坐果率高、易操作、便推广的一套有籽西瓜栽培技术,亩产达到了4000公斤。
 
  科技是无止境的,他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有籽西瓜栽培技术成绩。他看到无籽西瓜上市较迟,可以避开有籽西瓜的销售高峰,能卖出好价钱,他又继续向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进军。1991年他着手无籽西瓜嫁接试验,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又探索出用葫芦双根靠接栽培法,三根靠接栽培法的无籽西瓜嫁接技术。采用这种嫁接栽培法,对低温高湿的忍耐性强,抗重茬性强,不需整枝、吸肥力强、植株生长健壮、坐果率高、产量高、果型大、瓜瓤色艳、糖分高、果皮有硬度、易贮藏、便运输。每亩栽200-250棵,亩产5000-6500公斤,比普通西瓜产量增加1-2倍,且每公斤价比普通西瓜高出二、三角钱。刘孝科同志百折不挠、痴心攻关、终于成功,引起了中国农科院有关专家的重视。经过多年的摸索试验,终于研制成功“无籽西瓜嫁接稀植高产栽培技术”,1998年9月26日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是无籽西瓜栽培技术的创新。技术定位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中国农科院瓜果研究室专家对此的评价为:刘孝科的无籽西瓜栽培新模式值得全国推广。
 
  传授经验、致富农民
 
  

刘孝科的“无籽西瓜栽培”取得成功后,消息迅速传开,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他不是封锁技术,而是热情地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给广大群众。他首先在所在的乡村进行示范种植,仅当年就发展种植面积2000亩,取得效益达400万元。在刘孝科同志的老家高墙村,村民刘万学、司军等农户当年因种植无籽西瓜就增加收入2万余元。为了使这项有生命力的技术能够发展下去并形成规模,刘孝科从95年起首先选择了邻近解集乡较贫困的解王村进行推广种植,当时的解王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很差,基本上都靠贷款生活。经过动员,在该村发展了三百亩无籽西瓜,亩平均收入就达到了3000多元,迅速使该村村民摆脱贫困,并因此发家致富。如该村村民谢德营,种瓜15亩左右,当年收入达6万元之多,一举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示范的成功,使这项技术迅速在解集、栏杆等周边乡镇大面积种植,当年就推广种植面积达6000亩,取得效益达1000余万元。如解集乡前程村的程洪良,承包荒山66亩进行无籽西瓜种植,当年取得收入25万元,成为当地的无籽西瓜种植大户。1996、1997两年该项技术已辐射到埇桥区的芦岭、朱仙庄、西二卜等七个乡镇,年推广面积达2万亩,瓜农增收达4000多万元。1998年推广面积达5万亩,瓜农增收近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埇桥区农民致富增收首选种植项目,并因此促进埇桥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为了使无籽西瓜种植生产技术快速发展并形成产业,刘孝科同志参考了国外农业发展的模式,自筹资金,于1999年成立了安徽省宿州无籽西瓜协会和皖北无籽西瓜批发市场。使无籽西瓜的技术推广有了组织性,瓜农生产有了可靠性,产品销售有了保证性。该协会现拥有技术人员500多人。分布全国10多个省市进行无籽西瓜的种植技术的推广和指导,将这项技术推广到海南、江苏、江西、河南等数十个省市,年推广种植面积达8万亩,创造经济效益2亿余元。到2001年,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5万余亩,其中埇桥区就有8万亩之多,直接创经济效益3亿多元。解集和褚兰更是成为名副其实的无籽西瓜之乡。在无籽西瓜协会的指导和扶持下,现在解集和褚兰两乡镇年育苗2000万棵,西瓜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年销售量达6亿公斤。很多农民都说:“我们种瓜种富了,都多亏了刘孝科老师!”宿州市无籽西瓜协会从成立到现在,累计在埇桥区推广了40万亩,创经济效益6亿多元,在全国推广达60万亩,创经济效益达10亿多元,协会的努力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每年协会的收入也达100余万元。
 
  公而忘私、再攀高峰
 
  几年来,在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刘孝科同志可谓是废寝忘食,殚精竭虑。他心里装的是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群众。无籽西瓜事业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可刘孝科同志的身体却垮了。在嫁接试验的关键时刻,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1988年嫁接试验再一次受挫时,他手里的瓜种、葫芦种都没有了,怎么办?连愁带累他晕倒了,被送往医院吊水,当他的病情稍有好转时,就坚决要求出院。他说:“试验错过季节、就要耽误一年啊!”医生和他的家人看他身体虚弱,不让他出院,他坚决不答应。最后同医院共同商定:半天住院治疗,半天工作。一年十二个月,他在家里的日子不足半个月,每年春节,过罢初一他就要到新建的基地帮助研究种瓜的事去了。老母亲有病,他无暇照顾,难尽孝心,他的子女一年到头也很少能见到爸爸,孝科同志很喜欢子女,但是为了事业,他只能忍痛割爱。他常说:“我有愧于家人,但不能有愧于事业和人民。”他就是这样一心扑在事业上,执着地去攀登无籽西瓜技术的新高峰。
 
  党和人民对这位科技赤子寄予厚望,也给了他应有的荣誉。1997年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又两次被评选为“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1999年7月市科委又向他颁发了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誉证书。2000年,刘孝科同志被光荣的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孝科同志没有骄傲。他反而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他又以更高的热情在无籽西瓜早春、中、晚熟间作套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同时,现在又获得对反季节栽培生产技术的一举成功,从而打破了我国秋、冬季在没有保温设施的情况下能够生产无籽西瓜的先河。
 
  目前的业绩【2006-2009】年
 
  

1、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2、世界银行中国发展市场拨款发展刘孝科开创的可持续环保种植模式推广应用
 
  3、国务院扶贫办与2008年10月22号在北京表彰刘孝科同志的业绩
 
  4、民政部2008年10月21号对刘孝科的小麦、西瓜、菜青豆套中模式业绩表示赞赏
 
  5、2008年10月20号,国家科技部通过刘孝科的西瓜种植模式,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上一篇:徐翠容
下一篇:王俊良
   用户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天鸿种子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新供应信息
【供应】 珍品早杂一号肉丝瓜 07-18
【供应】 新青玉 05-23
【供应】 雪晶 05-23
【供应】 日本甜宝 05-23
【供应】 圣骑士San Knight F 03-25
【供应】 春晨长红茄 F1 09-26
【供应】 强者--甘蓝 09-12
【供应】 韩国百通-红秀八号辣 08-16
【供应】 欧罗马--黄罗曼类型 08-12
【供应】 改良芬德 08-12
图片新闻
招商广告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本站律师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鄂ICP备 05024092号    免费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信息咨询    电话:027-88081700    QQ:7502511
特别声明:所有本网站的内容的知识产权归种子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录、复制或建立镜像
上述条款种子网保留对其修改以及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