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如何借力“互联网+”提质升级?“物联网+”现代农业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滴滴打车”模式能否“移植”到“嘀嘀农机”?对此,江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年来,江苏各地紧紧抓住“互联网+”发展新机遇,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和智慧信息农业等,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电脑代替人脑,用科学辅助经验,是物联网与农业的智能结合,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题中之意。近年来,江苏加快物联网技术与高效农业的紧密结合,截至目前该省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占比超过13%,无锡市还是发改委、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三个农业物联网试点城市之一。
物联网的核心是“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即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然后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再利用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智能化地决策和控制。去年,南京全市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程度达15%。
无锡市滨湖区世外园家庭农场主缪小虎主营水果种植和销售业务,他在90多亩耕地上投资120万元,全面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排水灌溉就地自控、远程网络控制、远程视频监控等。采摘高峰季节,该农场所有生产用工仅需10人,亩均效益达3万元,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产出率双向提升。
苏州市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里核心区里的苏州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有着自己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物联网养殖经验。今年该公司投资700万元新建320亩池塘智能化生态养殖基地,物联网技术被应用于养殖管理各个环节。该公司工程师杨小猛介绍,该养殖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养殖期间不往外排放污水以及高密度养殖,其中养殖面积只占1.5%,98.5%的水产面积都是净化区,养殖白鲢、花鲢、螺蛳等进行水循环净化。
目前,该技术已经推广到9个省,覆盖养殖面积10万平方米。“整个养殖区域亩产可达1600公斤,比常规养殖产量增加60%左右。”该公司总经理王荣泉说。
土地上的庄稼需要施多少肥,只需发条手机短信就可以知晓;需要咨询农技师等相关政策,免费拨打12316“三农”热线,就可以得到专业答复;水稻有了病虫害,只需手机拍照上传到云平台,附近的社会农业服务组织就会“抢单”处理……如今,江苏正在加速构建智慧农业、信息农业服务体系。
多年来,农机作业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一直十分突出,农忙季节总是出现“农民找机难、农机找地难”现象。日前,宿迁市农机部门正式发布“嘀嘀农机”手机APP软件,面向社会推出农机作业网上“打的”业务。在这一平台上,农户作业需求、农机手竞单、农机信息、农户竞单、农技咨询等服务全程免费,软件还内嵌通讯功能和第三方支付系统及评价系统,成功将“滴滴打车”模式“移植”到“嘀嘀农机”。
在泰州市智慧农业服务管理平台(农牧旺APP)上,每天都会有农户在平台上发布问题和信息。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河东村种田大户徐大中承包了600多亩田地,过去他都是根据经验自主施肥,有时施肥过剩,严重影响产量。“在使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平台后,不仅一亩地增产二三十斤,还少用了三四十斤化肥,一年增收6万多元。”徐大中说。
根据农业部工作要求,江苏还积极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建成亭湖、宜兴、常熟等部省试点县16个、益农信息社1590个,各地结合实际需求,扎实开展农业信息公益服务。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说,到“十三五”末,江苏将实现县(市、涉农区)信息进村入户、农业行政管理网络化、农业市场主体信息服务3个全覆盖。
由于农业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存在信息“孤岛”问题,且数据数量和质量还不够。吴沛良说,下一步将重点整合资源,形成综合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建共享;提高数据源的科学性、准确性;提升数据深度分析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管理服务的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机抗旱排涝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进一步做好农机抗旱排涝工作,切实发挥农业机械在抗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通知指出,当前正值防汛抗旱关键时期,也是秋粮生产的关键时期。我国南方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北方部分地区出现较大汛情,台风和热带风暴相继登陆,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防汛抗旱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及早部署,迅速行动,切实发挥农业机械抗灾夺丰收的主力军作用。加强与气象等有关部门沟通联系,科学研判灾情发展趋势,明确农机抗灾救灾的工作重点。针对可能出现的旱涝灾害,提前谋划,早做准备,及时了解防汛抗旱机械设备资源分布状况,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农机具调度预案,确保农机在抗灾救灾中“调得出、用得上”。
通知要求,各地要将中央财政今年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受灾地区倾斜,尽可能满足受灾地区农民需求,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把补贴资金落实到位、机具购买落实到位,努力增加抗旱排涝机具数量,提高农业抗灾救灾物质装备水平。要引导农民积极购机,协调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做好抗旱排涝所需机具、配件等物资的供应和储备,做到及时供货,不误农时。各地要组织农机技术力量深入乡村农户,加强防汛抗灾机具的安全使用知识宣传,协助农机手搞好机具检修保养,重点是检修拖拉机、农用水泵、柴油机等抗灾机具和排灌设施,确保性能良好。结合本地农时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农机作业技术指导措施,开展灾后水毁农田抢修、抢建和旱区节水灌溉抗旱保苗等工作。重点地区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随时掌握汛情旱情,强化农机防汛抗旱工作指挥调度。
通知强调,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排查地势低洼、防洪标准低的农机库房和农机设施的隐患,及时转移机具设备,主动搞好农业机械防灾避灾,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要针对农业受灾情况,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作用,成立抗旱排涝服务队,迅速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抗灾救灾,及时运输救灾物资,抢排农田积水,修复水毁农田,抓紧抢种补种,力争以最快速度恢复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