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绿士小南瓜关键栽培技术
回答公司:  添加时间:09年07月24日  点击数: |
1 适宜播种期
北方地区5月底至6月初为播种适期,南方地区绿皮小南瓜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至翌年1月.红皮和橙红皮小南瓜的最适播种期为10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其他时间播种栽培容易出现“花瓜”等现象).播种至采收上市嫩瓜需80d.老熟瓜则需100d左右。
2 地块选择
宜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的地块,最好避免连作.水旱轮作地最佳。
3 品种选择
选择抗白粉病能力强、瓜肉致密肉质粉甜、高产、耐贮运的品种。绿皮小南瓜品种中皮色深的更受市场欢迎,如超级金栗等;红皮小南瓜品种如红袖、美香、美栗2号等,以上品种极少出现“花瓜”现象。
4 种子用量
小南瓜一般采用爬地栽培.每667 m2种植600~800株采取育苗移栽.每667 m2用种量为150~200g:直播667 m2用种量250~300g。
5 育苗
无论是育苗移栽还是直播.均采取以下同样的种子处理、催芽和播种方法。
5.1 种子处理
可采用温汤浸种、磷酸三钠液浸种等方法处理种子。温汤浸种:种子先在55℃ 左右的热水中维持水温浸泡15min(分钟),待水温降至常温后取出洗净,接着用常温水继续浸泡3~4 h(小时)。磷酸三钠液浸种:先用常温水浸泡3~4 h,再放人10%磷酸三钠水溶液(50g配500g水)中浸20min后捞出洗净。
5.2 催芽
浸泡完毕的种子捞出洗净后先甩干或自然风干表面水分,再用湿润沙布包好催芽。催芽温度要求25~30℃。催芽方法:将1个25 W 的灯泡挂在纸箱内加温,纸箱不能全封闭,内放1碗水保湿,每隔6h翻动1次,每天用常温水冲洗1次。
5.3 营养土准备
营养土一般采用田土、腐熟农家肥和椰糠或谷壳灰按2:1:1的体积比配制。每m 的营养土拌入三元复合肥(15-15-15)1~2 kg。田土要在2年以上没有种植葫芦科作物的田块中掘取。营养土按比例拌好后消毒.可用20%土菌灵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边喷边拌直至拌匀.用塑料膜覆盖.2~3 d(天)后掀开农膜让药气散发后备用。播种前1 d将营养土装入54穴的育苗盘或育苗袋(杯)中.然后整齐排放于事先平整好的苗床上并浇透水.排放宽度以60~100cm 为佳。
5.4 播种
当催芽的种子有70% 左右露白时即可播种 已发芽的种子每穴播1粒.未发芽的种子每穴播2粒.播后覆盖一层约2cm厚的营养土.并覆盖遮阳网.遇低温和雨天要加盖塑料薄膜或稻草等。直播的地块要在播种前将定植穴浇透水。
6 苗期管理
苗床约70%的种子破土时及时掀开覆盖物.并用小树枝或竹片、粗铁丝等材料架起小拱棚架.以便必要时盖遮阳网遮光、盖塑料薄膜防雨保温。种子出土前至子叶微展时土壤要保持湿润,子叶展开后土壤水分应有所控制。以见干见湿相交替为宜。幼苗真叶抽出后,如果养分不足,可淋施0.3~0.5% 的三元复合肥液或人(畜)粪尿水.亦可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定植前1周逐步撤除覆盖物.并适当控制水分.尤其是定植前3 d要做到完全无覆盖物,并有意摇动育苗盘(杯)人为伤根。
7 定植准备
种植小南瓜的地要求深翻30 cm.至少一犁二耙.最好提前15 d以上深翻.结合犁地每667 m2撒石灰50~100 kg。地耙平后及时施基肥做畦.畦宽4~5 m,以便双行对爬种植。基肥以拌饼肥和磷肥沤熟的优质农家肥为主.每667 m2施l 000~1 500 kg(拌饼肥25~30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50kg)、三元复合肥(15-15-l5或高钾)30 kg、钾宝25 kg。每畦均开4条沟施基肥.先分别在畦两侧离沟边约30cm的种植行位置各开1条沟.另分别在种植行内侧约50cm处各开l条沟.外侧2条沟与内侧2条沟施基肥量比例约为2:1.肥料施人沟中后要及时拌人土中并回土整平。种植行上覆盖约80 cm宽地膜,要盖严压实。有条件的农户最好采用膜下微滴(喷)灌技术,尤其是旱、坡地栽培更有必要。
8 定植
当幼苗2~3片真叶、株高约10 cm、茎粗约0.3 cm 时。就可移栽定植.一般日历苗龄15~20 d。种植株距40~50 cm。最好选择阴天或有烈日时下午3:00后移栽.深度以子叶刚好露出地膜为准.要及时浇足定根水并封好定植孔
9 田间管理
9.1划锄、浇水、追肥
移栽缓苗后,及时耧划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同时灭草,视苗情浇水追肥。坐瓜前只要不旱尽量不浇水。坐瓜后结合追肥酌情浇水,如果呈现缺肥现象.前期要少施,以防瓜秧徒长。结瓜期要重施,促进果实肥大.要氮、磷、钾配合施用。最好追施南瓜专用肥。追肥方法应距植株30~40厘米处开沟埋施。
9.2整枝压蔓
主蔓5~7叶时摘心,而后从发生的侧蔓选留2~3个蔓生长结瓜。每条蔓留1瓜后摘心。压蔓的好处是.防止瓜蔓因大风吹动滚秧受害.又能促瓜秧生长不定根。增强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控制瓜秧徒长。压蔓的方法一般从第7~9节起。每5节左右压1次。共压3~4次。
9.3 授粉、留瓜
在田间缺少蜜蜂、昆虫等其他花粉传媒的情况下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间为晴天上午露水干后。坐瓜节位以高于10节为佳.尤其是想在同1条蔓留2个以上瓜时则更要这样选择.但在阴雨天气较多和瓜蔓生长很旺的情况下选择高节位留瓜风险会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低节位坐住的小瓜最好不要在理想节位上的瓜还没有坐稳前摘除。采取单蔓整枝的每株留1~2个瓜.采用双蔓或多蔓整枝的每株留2~4个瓜 如果采收嫩瓜.则可以边采摘边授粉留瓜。尤其是绿色瓜皮的品种.这样做可以明显提高产量。瓜坐稳后最好用干稻草等垫在瓜下.防止色泽不均或烂瓜.如果瓜暴露在太阳下时用于稻草等遮盖避免日灼。
10 病虫害防治
10.1 病害防治
(1)细菌性缘枯病
该病病原为边缘假单胞菌,边缘假单胞致病型,除侵染南瓜外,还可侵染黄瓜。南瓜的叶、叶柄、茎、卷须和果实均可受害,初在水孔附近产生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为淡褐色不规则形斑,周围有晕圈。严重的产生大型水浸状病斑,由叶缘向叶中间扩展呈楔型,叶柄、茎等上病斑亦呈水浸状,褐色。果实染病先在果柄上形成水浸状病斑,后变褐色,果实黄化凋萎,脱水后成木乃伊状。湿度大时病部溢出菌脓。该病的发生主要受降雨引起的湿度变化及叶面结露影响。当湿度上升到70%以上或饱和达6~8小时即可发病,结露时间越长发病越重。防治方法: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还可以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2小时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选无病土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在发病初期或蔓延开始期可选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1:2:300~400波尔多液喷雾。
(2)白粉病
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瓜白粉菌和瓜单囊壳。6月上旬开始发生,该病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落在寄主叶片上,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菌丝体附着在叶表面,从萌发到侵入需24小时,5天后在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状病斑,经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白粉病能否流行取决于湿度和寄主的长势,一般湿度大有利于其流行。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保护地可采取烟雾法,硫磺粉熏烟或45%百菌清烟剂熏。
(3)南瓜斑枯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多角形,受叶脉限制,大小1~5mm,初呈淡褐色,后中间变灰白色,边缘明显,中心稍下凹。后期病斑正背面长出很多小黑点。发病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使叶片早枯。致病菌为瓜角斑壳针孢菌。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24~28℃,相对湿度90%以上适于发病,分生孢子扩散传播需叶面有水滴存在。田间多雨,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易发病且病情重。防治方法:选择地势较高, 排水良好地块种植。密度要适宜,避免过于密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控制田间湿度;药剂防治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 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 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30% 绿得保胶悬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利克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4)南瓜白绢病
主要发生在近地面茎基部或果实与地面接触处。茎基部发病,初呈暗褐色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凹陷,组织破坏。病株下部叶片开始变黄、萎蔫,严重时整株萎凋。拨开土壤,底下根部周围可见白色菌丝束缠绕,致病组织腐败。最后在病部生出许多茶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果实在近地面处发病,软腐状,病部表面密布白色丝绢状菌丝体,并结生许多油菜籽状褐色小菌核。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根部或近地面茎基部或果实的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随后在病部表面产生白绢状菌丝体及菌核。田间中心病株出现后,病株基部土壤中菌丝可以向周围辐射状蔓延或沿着土隙裂缝蔓延到临近植株。此外,病菌也可以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及中耕等农事操作传播。菌核抗逆性很强,在田间土壤中可存5~6年。病株喂饲牲畜,牲畜排出粪便中部分菌核仍能存活,故粪肥也有传病的可能。田间该病总是在雨后或灌溉后发生,连作地、酸性土或沙质土发病重。防治方法:发病地块应与非寄主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尤以与粮食作物轮作为好,莱田改水田一年即可收效;结合整地,每667m2施生石灰50~150Kg,调节土壤酸碱度至中性或微碱性:深施充分腐熟有机肥,追施硫酸铵等硝态氮肥料;经常检查及早发现病株,在菌核形成之前及早拔除病株烧毁或深埋,病穴及周围撒石灰,或灌注50%代森铵水剂400倍液消毒;采收过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 随之进行15cm以上深度深翻;坐瓜后,用草圈等物把瓜垫起来,避免与土壤接触,减少病菌侵染;发病初期,可在植株基部及其周围土壤施40%五氯硝基苯粉剂,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1kg与100~200kg干细土配制的药土,效果明显,也可用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或9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0.3~0.5kg。
10.2虫害防治
(1)小地老虎
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土蚕、地蚕、黑土蚕。幼虫将南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甚至毁种。小地老虎以老熟幼虫、蛹及成虫越冬,卵产在5厘米以下杂草上,尤其在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卵散产或成堆产。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杂草或寄主幼嫩部位取食,3龄后分散危害,白昼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危害。动作敏捷,性残暴,能自相残杀。1代幼虫危害期在4月上旬至下旬。定苗前每平方米有幼虫0.5~1头,定苗后每平方米有幼虫0.1~0.3头即应防治。防治方法:早春清除田内外杂草,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是关键的一环。如发现1~2龄幼虫,应喷药除草。定植前,小地老虎仅以田中杂草为食,可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等杂草堆放诱集幼虫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小地老虎1~3龄幼虫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喷洒40.7%毒死蜱乳油,每亩90~120克对水50~60千克,或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
(2)瓜蚜和红叶螨
瓜蚜以成、若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汁液。叶片受害后卷缩,老叶受害,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造成减产。瓜蚜年发生20~30代,以卵在越冬寄主或以成蚜在温室内蔬菜上越冬或继续繁殖。5月份产生有翅蚜迁入瓜地。6月份虫口密度最大,为害最重。红叶螨又名红蜘蛛,5月上、中旬迁入南瓜田,先点片发生而后扩散全田。高温低湿的6~7月危害重,尤其干旱年份易于大发生。但温度30℃以上和相对湿度超过70%时不利其繁殖,暴雨有抑制作用。
(3)黄守瓜
俗称萤火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和幼虫都能为害,幼虫在土里专为害作物根部。成虫食性较杂,被害植物达19科69种之多,主要为害瓜类,也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科植物,咬食叶、嫩茎和花器,严重时可使全株死亡。在南方是瓜类苗期的毁灭性大敌。成虫体长6~9mm,橙黄或橙红色,以至带棕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弯曲较深的横沟,鞘翅分布许多细密刻点,端部稍膨大。卵淡黄色,圆形,表面密布蜂巢状皱纹。幼虫体长约1~2mm,头部褐色,体黄白色,各
节都有不太明显的小黑瘤,上生细毛。蛹为裸蛹,长约9mm,乳白至淡黄褐色,腹末有一对巨刺状突。一般,一年发生2~3代。以成虫在向阳杂草、落叶及土缝间潜伏过冬。次年春暖后,越冬成虫先在菜地、豌豆或杂草上取食,再移迁瓜地为害。此虫喜温好湿,成虫耐热性
强,稍有假死性。卵多产在葫芦科植物根部附近的表土或干燥龟裂的土隙中。老熟幼虫在被害瓜根附近作土室化蛹。防治方法:提早瓜类播种期,当越冬成虫出现盛期时,幼苗真叶5片以上可减轻受害。在成虫产卵盛期,可单用或混用草木灰、石灰粉、秕糠、锯末等撇在瓜根附近土面和瓜苗叶片上,防止成虫产卵和为害;在瓜类幼苗移栽前后,掌握成虫盛发期,喷90%敌百虫1000倍液2~3次。幼虫为害时,用90%敌百虫1500倍或烟草水30倍液点灌瓜根。
11 采收
授粉后发育正常的瓜30d左右就可采收嫩瓜.40~50 d采收老熟瓜。
本文章出自 爱绿士种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