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甜一号甜瓜
回答公司:河南民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添加时间:09年09月29日  点击数: |
一、 品种特性:
1、韩国进口杂交F1代甜瓜品种,极早熟,从开花到果实成熟23-26天。
2、果实长卵园形,成熟果金黄色,有银白色条带,皮色鲜艳,外形饱满秀美。单瓜重1.0-1.5公斤,具有良好的商品品质。
3、肉厚腔小,果肉洁白,晶莹多汁,质地细嫩,含糖量高,中心折光糖14-16%,香味浓郁。
4、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对炭疽病等病害的抗性优于同类型其它品种。果面光滑,不易出现病斑,耐贮耐运。为商品甜瓜基地栽培理想品种。
二、 栽培方式与栽培制度
2.1日光温室: 12月上中旬播种,2月上旬定植,4月上中旬开始采收。
2.2塑料拱棚: 1~2月上旬播种,3月上中旬定植,5月上旬开始采收。
三、 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病虫害是影响甜瓜栽培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上必须从培育无菌壮苗开始。首先需要做好种子和苗床的消毒工作。
3.1、种子处理:先将种子放入60℃温水中浸烫,水温自然下降后,用10%磷酸三钠或20%氢氧化钠溶液浸种20分钟,再用1%高锰酸钾浸10分钟,清水冲洗后浸种1~3小时,然后在28~30℃温度下催芽。
3.2、催芽:在28~30℃温度下,一般24~36小时后,种胚即可露白。需要注意的是,催芽时,湿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出芽的一致性,经验的办法是,将浸泡过的种子水份空干,包裹种子的纱布或毛巾用手拧干到水滴不成串滴下为宜。此外,将先出芽的种子捡出来放在5℃左右下备用,等95%的种子发芽后统一在2-5℃左右温度下锻炼6小时左右再行播种,此法可以提高苗子的抗寒性,促进苗子生长。
3.3苗床准备:甜瓜根系弱小,新根发生缓慢,营养钵内培养土以透气、坚固、保水、不易散碎为宜。一般用2份充分腐熟好的有机质和 3份大田表土配制,过筛后加入福尔马林100倍液后拌匀,上盖塑料薄膜堆放5-7天,摊开晾晒后加入复合肥0.2%,并拌入多菌灵、百菌清或代森锰锌,搅匀装营养钵备用。苗床培养土尽量少用鸡粪,以防烧种烧苗。
3.4播种:将催好芽的种子直接播在浇透水的10×10cm营养钵内,覆培养土1~1.5cm厚即可,苗床表面及四周撒放鼠药,或悬挂蘸有3911的布条驱鼠。
3.5苗床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温度25~30℃,一般3-5天出苗,此时降低夜间温度至13~15℃,白天充分见光,使气温保持在25-32℃,并逐渐加大通风量,降低苗床内温湿度,中途用乐斯本喷雾二次,防止斑潜蝇和蚜虫、白粉虱为害。
若双蔓或多蔓整枝,播种后1个月左右,幼苗在3~4片真叶时选晴天中午摘心,并用800倍百菌清喷雾,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定植前7天加大通风量,控制灌水,炼苗蹲苗。必要时搬动一次苗子。防止徒长并促进新根发生。定植前两天喷一次杀菌剂(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做到带药定植。为防止枯萎病发生,可和黑籽南瓜或者甜瓜专用砧木嫁接栽培。
3.6整地施肥
厚皮甜瓜适宜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沙壤土中种植,亩施复合肥(无氯)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饼肥200公斤,腐熟优质圈肥8立方米,腐熟鸡粪1500公斤,另撒入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防治地下害虫,深翻细耕,作畦覆盖地膜备栽。干旱年份,土壤过干时,整地之前,需要闷一次水,黄墒后再整地做畦。
3.7定植
甜瓜日历苗龄以30~35天为宜,生理苗龄以3~4片真叶为宜,一般早熟品种每亩栽2200~2500株,中熟品种每亩栽2000~2400株,晚熟品种每亩栽1800~2200株,宽窄行高垄栽植。
定植时先开窝,浇入足量水,水未渗完时放入苗子,然后覆土,务必做到苗子土坨与栽培床充分接触,防止悬根,定植穴周围地膜需用土压严,以防热蒸气烧苗。定植后立刻燃放百菌清烟雾剂一次或施用类似粉尘剂,以后每7-10天用药一次。在大通风之前,尽量少用水剂,以防增加空气湿度。
3.8田间管理
3.8.1水份:定植后浇缓苗水,开花之前浇伸蔓水,开花座果期不宜浇水,以防徒长引起化瓜,座瓜后浇膨瓜水,此时需水量大,但以小水勤浇为宜,果实采收前一周控制浇水,采收前1-2天严禁浇水。
3.8.2温度:定植后,棚内温度保持在白天25~32℃,夜间15~17℃,约1周左右缓苗后,夜间温度降至13~15℃,白天注意通风降温排湿,谨防烤苗。长期阴雨天突晴,需要适当遮阴,防止发生永久性萎焉,必要时叶面喷施高酯膜减少蒸腾作用。
3.8.3施肥:伸蔓初期,果实膨大期各追施复合肥一次,合计每亩20公斤。另外座果后可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可提高果实含糖量。
3.8.4整枝:整枝方式一般有两种,单蔓整枝或双蔓整枝,子蔓或孙蔓留瓜。除座瓜子蔓或孙蔓外,其余侧枝全部去除,或视秧子长势情况留1-2片叶子摘心。二次座瓜后,主蔓(单蔓整枝)或子蔓(双蔓整枝)上部留8-15片叶子摘心。
3.8.5留瓜:单蔓整枝,主蔓10-13片真叶之后留瓜;双蔓整枝子蔓9-11片真叶之后留瓜。座瓜后,留瓜枝保留两片真叶摘心。通常每条蔓预留两个瓜,待鸡蛋大小时选果形好的保留套网,另一个摘除。每条蔓第一个瓜充分膨大后,才可继续座第二个瓜。
促进座果措施:
1> 白天温度低于20℃时,选择将开未开的雌花用20~50ppm座果素或益瓜灵点花。
2> 白天温度达到20-35℃条件下,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上午9:00~12:00进行。人工授粉,授粉量一定要足,否则,子房发育不均匀,易行成畸形瓜。
3.9采收及贮藏
韩甜一号一般在座果后23-25天左右成熟。
3.9.1熟瓜判定方法:
1> 果皮发黄、发亮,有香味。
2> 瓜柄附近茸毛脱落,或结果枝叶片变黄。
3> 果实脐部变软有明显弹性。
3.9.2贮藏条件:
韩甜一号较耐贮藏和运输。长时间贮藏,保持温度3~4℃,湿度(RH)70~80%。
四、 拱棚栽培技术:
韩甜一号大拱棚种植,采用爬地生长,因此,管理上除过育苗之外,和日光温室栽培有较大区别。下面就几个主要环节加以说明。
4.1定植:
定植密度:根据整枝情况而定,一般亩栽1000-1500株。株距35-45厘米。
4.2整枝:一般用2-3蔓整枝。
三蔓整枝:4叶摘心,去掉最上一条子蔓,留其余3条子蔓,子蔓爬行方向45度,不能和瓜行平行或垂直。待子蔓伸展到8-9叶时摘心,促进孙蔓生长。子蔓留瓜节位不能太低,否则影响单瓜大小。一般前2-3个孙蔓不留瓜。除留瓜孙蔓外,其余留2片叶子摘心。一般每株留瓜4个。
双蔓整枝:选留2条子蔓。9-10片叶子时摘心。每株留瓜2-3个。其他管理同三蔓整枝。双蔓整枝种植密度大,但上市期早,经济效益高。
4.3通风:拱棚栽培,通风方法特别重要。一般开始时,从棚肩通风,不通底风。这样可保证棚边和棚内植株生长一致,使成熟期集中。另外,通风要及时,否则,棚内湿度过大易引起炭疽病病害等发生。
4.4翻瓜垫瓜:定瓜后及时翻瓜和垫瓜。可铺草垫,无草垫时,用瓜蔓垫瓜。翻瓜可使果面着色均匀,甜度一致。翻瓜时禁忌180度对翻,以免底面突然受到强光暴晒而灼伤。翻瓜时间宜在日落前2-3小时进行。
五、 病虫害防治
韩甜一号综合抗病能力较强,但为了确保稳产,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止工作。原则上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上栽培措施就是按照该原则制定的。
1、 主要病害种类和防治办法
枯萎病:主要危害根部,引起死秧。用甲基托布津灌根防治。
蔓枯病:主要危害茎部,叶柄。用甲基托布津涂抹发病部位和页面喷施防治
疫 病:主要危害根部,引起死秧。用甲霜灵锰锌灌根防治。
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部,发病条件为高温高湿,此病发展迅速,需提前预防。未发病前用代森锰锌等保护性药剂进行预防,发病时,叶面喷施克露、乙磷铝等进行治疗,控制继续发展。
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叶部,发病条件为高温干旱。用粉锈宁叶面喷施治疗。
炭疽病:叶部、果实均可发生。发病条件为高湿。果实感病后,果面形成水浸状病斑,逐渐凹陷变硬成褐色,上有黑色小点,直接影响果实的商品性。防治时首先降低空气湿度,再用百菌清、甲霜灵锰锌治疗。
2、 病虫害防治原则:由于植物病害种类较多,往往复合感染,一般非专业人员很难认清。只要掌握病虫害的防治原则,一般情况下,可达到事半功倍,经济高效的目的。
发病之前:选用广普、保护性药剂如代森锰锌等每7-10天使用一次。禁用治疗性药剂,否则,易导致病害产生抗药性,一旦出现病害大发生,就再也无法控制。另外,治疗性药剂价格较高,多用会增加成本,很不经济。
发病初期:拔除中心病株,或摘除中心病叶、病果烧毁。从中心病株开始到未发病植株,选用治疗性药剂(根据不同病害选用适宜药剂品种)每3天喷施或灌根一次,总次数不超过两次。然后继续改用保护性药剂每7-10天使用一次。
发病中后期:此时,即使采取任何措施进行防治已经起不到多大作用。因此,重点要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