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春甘蓝新品种——双禧
回答公司:  添加时间:09年10月16日  点击数: |
骆海波 龙启炎 徐翠容 陈姗姣
双禧甘蓝是武汉亚非种苗有限公司最新从日本引进的早中熟春甘蓝新品种,具有品质好、不裂球、耐贮运、适应性广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特别适合高山蔬菜基地和鲜菜出口基地种植。
1、特征特性:
早中熟,植株开展度70㎝,株高28㎝,叶色深绿,有蜡粉。叶球中心柱高9㎝,叶球横径16㎝,纵径13㎝,单球重2.0-2.5㎏。定植至采收60—65天。球型扁圆,结球紧,不裂球,收获期长。球色浓绿,球底部着色好,绿色层数多.球内色淡黄,食味好,对黄萎病有A级抵抗性,对黑腐病有耐病性;根系发达,无论砂土还是粘重土壤均可栽培。加工和鲜食两用型。
2、栽培技术要点
2.1培育壮苗
⑴ 苗床设置。苗床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作物非十字花科、病虫害少的地块。前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杂草,翻耕晒地。播种前耙碎土块,每667m²施入腐熟人粪尿或优质厩肥1 500~2 000kg作基肥。三耕三耙,使土壤疏松,土肥混匀,做成宽(包沟)1.2m的畦。
⑵适时播种。长江流域双禧甘蓝应在10月下旬以后播种,以较小的幼苗越冬。若播种过迟,越冬时幼苗小,收获期延迟,产量低。高山蔬菜基地可在5月初至6月初播种。播种前畦面浇小水润透,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播。播后覆盖一层厚1~1.5cm细土。播后用遮阳网覆盖,出苗后揭去遮阳网。
(3) 苗床管理
播种后如天气干旱无雨,可隔1~2天浇水1次。随着幼苗逐渐长大,根系入土稍深,可根据天气情况减少浇水次数。雨后苗床湿度过大,可在苗间撒些干土或草木灰吸潮,以免幼苗徒长或发生病害。苗期追肥一般以腐熟稀薄人粪尿追施2次。第一次于播种后7~10天进行,同时进行间苗除草;第二次在2-3片真叶时追肥促苗。有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和黄条跳甲、菜螟等虫害时要及时防治。
2.2整地作畦
视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在定植前施迟效性厩肥或堆肥作基肥,越冬前不再追肥,这也是防止未熟抽薹的关键。一般在翻耕前每667m²施腐熟厩肥4 000kg左右和磷钾肥25~30kg。整地做到高畦窄厢,三沟配套。
2.3适期定植
长江流域以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定植为宜,株距40cm,行距50cm。选择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移栽,秧苗带土以减少根系损伤。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以利成活。
2.4田间管理
⑴ 追肥
春甘蓝生长期集中在3月中上旬至5月上旬,这段时间甘蓝生长迅速,要充分满足其对养分的需要。在莲座叶生长初期施一次腐熟人粪尿或每667m²施尿素7.5kg。在莲座叶生长盛期,在行间开沟窖施饼肥,并加草木灰,施后封土浇水。球叶开始抱合时,追施1次重肥,每667m²施腐熟人粪尿700~800kg或尿素15kg。
⑵ 浇水
双禧甘蓝浇水的次数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而定。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前后叶片萎蔫塌地,就应及时浇水,保持畦面湿润。甘蓝喜湿润,但忌土壤渍水,遇大雨时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田间渍水。
⑶ 中耕除草
在生长前期和中期应中耕2~3次。第一次中耕宜深,要全面锄透,以利保墒,促根生长。进入莲座期中耕宜浅,并向植株四周培土。结合中耕进行除草。
2.5、病虫害防治
在田间发现霜霉病中心病株后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粉剂500倍液喷雾,交替、轮换使用,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黑斑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黑腐病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次。
菜青虫可用2.5%功夫乳油5 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小菜蛾可用5%抑太保乳油2 000倍液或Bt可湿性粉剂1 000倍防治。蚜虫可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甜菜夜蛾可用5%抑太保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 000倍液防治。
2.6适时采收
双禧甘蓝宜在叶球紧实时采收。判断叶球是否包紧,可用手指在叶球顶部压一下,如有坚硬紧实感,表明叶球已包紧,可以采收。一般667m²产量2500~3000kg。
骆海波、龙启炎、徐翠容、陈姗姣,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电话:027-618019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