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回答公司:  添加时间:10年10月12日  点击数: |
1、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综合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手段,把作物、土壤、肥料三者之间联系起来,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的效应,以有机肥为基础,在产前提出肥料的适宜用量、比例和相应的施肥技术。它包括测土、配方、施肥三方面的内容。
测土的目的是了解土壤的理化性状、供肥性能。
配方是以历年产量作参考,以测试数据为依据,结合田间试验,提出目标产量,预算产前所需的各种肥料的种类、数量和比例。
施肥是实施配方施肥的措施,在确定肥料的品种、数量和比例后,再根据土壤条件采取深施或浅施、灌水措施等。并根据作物生育规律,分配基肥、追肥比例和品种,使有限的肥料投入,获得高产优质的收益。
2、为什么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这就要从农作物、土壤、肥料三者关系谈起。农作物生长的根基在土壤,植物养分60%~70%是从土壤中吸收的。土壤养分种类很多,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土壤里相对含量较少,农作物吸收利用较多的氮、磷、钾,叫做大量元素;第二类是土壤含量相对较多可是农作物需要却较少,像硅、硫、铁、钙、镁等,叫做中量元素;第三类是土壤里含量很少、农作物需要的也很少,主要是铜、硼、锰、锌、钼等,叫做微量元素。土壤中包含的这些营养元素,都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当土壤营养供应不足时,就要靠施肥来补充,以达到供肥和农作物需肥的平衡。
3、测土配方施肥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测土配方施肥的主要作用有六点:
一是减少能源消耗。由于用肥结构不合理,一般肥料的流失率都达到了60%以上。
二是增加产量。测土配方施肥比传统施肥粮食作物平均增产5%以上,棉花、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
三是节本增收。我国一些地区施肥过量,南方部分水稻区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可节肥约30公斤,按现行价格,每亩降低成本20元左右。
四是改善环境。测土配方施肥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5到10个百分点,有效减少养分被蒸发、渗入地下或流入河流,减轻化肥面源污染,提高土壤肥力。
五是减轻病害。研究表明,大部分农作物病害是因为养分不平衡所致,特别是缺少钾肥和中微量元素。测土配方施肥后,可大大减轻农作物病害的发生。
六是改善农产品品质。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改变偏施氮肥的习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防止水果变酸,改善皮厚、色淡以及内在品质指标。
4、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第一,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每年化肥利用率平均仅为30%,氮肥为20%-45%,磷肥为10%-25%,钾肥为25%-45%。导致化肥利用率偏低的原因很多,但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不合理,是其中的主要因素。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合理的确定施肥量和肥料中各营养元素比例,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第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是实现“提高品质,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措施。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占种植业生产投入的50%以上,直接关系到农产品成本和品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有效的控制化肥投入量及各种肥料的比例,达到降低成本,增产增收的目的。
第三,经济效益明显。
测土配方施肥首先表现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具体表现在:
(1)、调肥增产。不增加化肥投资,只调整氮、磷、钾等肥料比例,即起到增产增收作用。例如湖北董冈将化肥的比例从1:0.17:0.25调整到1:0.57:0.7,使该县的稻谷生产效率提高了64%。(2)、减肥增产。在高肥高产地区,通过减少肥料用量而达到增产或本产效果。例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实行“水稻氮调法”后,氮肥用量减少40%左右,而水稻单产仍传统施肥提高10%以上。(3)、增肥增产。例如陕西省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发现有些地区土壤缺钾,施用钾肥,其农作物增产15%-23%。
另外,测土配方施肥还可以培肥地力、保护生态、协调养分、防治病害,对于有限肥源合理分配等有很大作用。
5、测土配方施肥有哪些内容?
测土是在对土壤做出诊断,分析作物需肥规律,掌握土壤供肥和肥料释放相关条件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配比肥用量,按方配肥。
从广义上讲,应当包括农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在这里可以打一个比喻,补充土壤养分、施用农肥比为“食补”,施用化肥比为“药补”。人们常说“食补好于药补”,因为农家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不仅能补充土壤中含量不足的氮、磷、钾三大元素,又可以补充各种中、微量元素。实践证明,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
6、测土配方施肥与传统施肥的区别是什么?
传统施肥是以肥料三要素为基础实施的施肥措施。它只是一种定型的施肥方法,它的缺点是具有一定的施肥盲目性,是造成土壤恶化的元凶。
测土配方施肥是将土壤、肥料和种植作物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取土、化验、制定配方和施肥措施,是一种定量的施肥方法。它的优点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培肥地力,并且节约施肥成本,是一种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
7、如何实现测土配方施肥?
平衡施肥技术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农民掌握起来不容易,只有把该技术物化后,才能够真正实现。即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由专业部门进行测土、配方,由化肥企业按配方进行生产并供给农民,由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科学施用。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直接买配方肥,再按具体方案施用。这样,就把一项复杂的技术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项技术才能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
(1) 测土:按目标区域每100亩一个样本进行取样,测定土壤氮、磷、钾、PH值、有机质含量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
(2) 配方:根据种植作物类型、目标产量、土壤测试含量,对使用的肥料进行合理配比。
(3) 施肥:以有机肥为基础,根据不同作物生长规律,对配方肥进行基肥、追肥、微肥的合理分配。
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测、配、产、供、施技物服务体系,使该技术将科研部门、肥料生产厂家和农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最大程度的发挥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最大潜力。
9、测土配方施肥的主要步骤
9.1、采集土样。土样采集一般在秋收后进行。采样的主要要求:地点选择以及采集的土样都要有代表性。采样深度一般为20厘米,如果作物的根系较深,可以适当增加采样深度。采样以50~100亩为一个采样单元。在采样单元中,按“S”型选择5~20个样点,去掉表土覆盖物,按标准深度挖成剖面,按土层均匀取土。然后,将采得的各点土样混匀后装入布袋内,布袋要挂标签,标明采样地点、日期、采样人及分析的有关内容等。
9.2、化验土壤。主要以五项基础化验为主,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土壤化验要准确、及时。化验取得的数据要填入化验单,并登记造册,装入地力档案,输入微机,建立土壤数据库。
9.3、确定配方。配方确定由农业科技人员完成。根据农户提供地块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及其预期产量指标,农业科技人员根据预期产量指标的农作物需肥量、土壤的供肥量,以及不同肥料的利用率,确定肥料配方,并将肥料配方按测试地块落实到农户,以便农户按方买肥。
9.4、购肥配肥。农户根据配方选购优质肥料。
9.5、科学施肥。农户按照专家建议的施肥方法、施肥时期、施肥品种、施肥数量对农作物进行施肥。用做追肥的肥料,要看天、看地、看作物,掌握追肥时机。
9.6、跟踪调查,调整配方。科技人员要做好田间调查,详细记载,建立档案,还要适当搞一些配方验证试验,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施肥进行调整。
10、测土配方施肥(养分平衡法)的基本公式
养分平衡法: 是以实现作物与土壤之间养分供求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养分平衡法的计算公式是:
某种养分的施肥量 =(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 - 土壤供肥量) /(肥料养分含量 × 肥料利用率)
注:(1)、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 = 作物的生物学产量 × 某养分在作物体内的平均含量;(2)、土壤供肥量由不施该养分时,作物吸收的养分量来推算;(3)、肥料利用率根据在该地块上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计算而得。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要想掌握养分平衡法配方施肥技术,需要掌握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含量等有关参数。
11、测土配方如何计算施肥量?
一般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采用的推荐施用量是纯度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用量。由于各种化肥的有效含量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农民不易准确把握用肥量。
假设一块地推荐用肥量为每亩纯氮8.5千克,五氧化二磷4.8千克,氧化钾6.5千克。可分为单项施肥和施用复合肥两种施肥方法,其计算方法分别为:
单项施肥:计算公式为:(推荐施肥量÷化肥的有效含量)×100=应施肥数量。
计算查得如下结果:
施入尿素(尿素含氮量一般为46%)应为(8.5÷46)×100=18.4千克。
施入过磷酸钙(过磷酸钙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一般为12%—18%)应为(4.8÷12)×100=40千克。
施入硫酸钾(硫酸钾中氧化钾的含量一般为50%)应为(6.5÷50)×100=13千克。
施用复合肥:用量要先以推荐施肥量最少的肥计算,然后添加其它两种肥。
如某种复合肥袋上标示的氮、磷、钾含量为15∶15∶15,那么,该地块应施这种复合肥:(4.8÷15)×100=32千克。
由于复合肥养分比例固定,难以同时满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因此,需添加单质肥料加以补充,计算公式为:
(推荐施肥量-已施入肥量)÷准备施入化肥的有效含量=增补施肥数量。
如该地块施入了32千克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相当于施入土壤中纯氮32×15%=4.8千克,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也各为4.8千克。根据上面推荐施用纯氮8.5千克,氧化钾6.5千克的要求,还需要增施:尿素(8.5-4.8)÷46%=8千克,硫酸钾(6.5-4.8)÷50%=3.4千克。
12、土壤养分分级
表1 土壤有机物、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级标准
级别 极高 高 中高 中 低 极低
有机质(g/㎏) >40 40—30 30—20 20—10 10—6 <6
碱解氮(㎎/㎏) >150 120—150 90—120 60—90 30—60 <30
有效磷(㎎/㎏) >40 40—20 20—10 10—5 5—3 <3
速效钾(㎎/㎏) >200 200—150 150—100 100—50 50—30 <30
表2 中酸性水稻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级别 高 中 低
碱解氮(㎎/㎏) 早稻 >190 100—190 <100
晚稻 >210 120—210 <120
有效磷(㎎/㎏) 早稻 >10 3—10 <3
晚稻 >14 1—14 <1
速效钾(㎎/㎏) 早稻 >105 60—105 <60
晚稻 >80 50—80 <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