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栽培技术
一、定植:
甘蓝一般在幼苗具5-6片或7-8片真叶时定植。苗龄30-40天不等,天热宜短,天寒宜长。秋(冬)甘蓝秋播7-8月播种育苗,定植在8-9月间,10月下旬至11月收获。春播在3月中、下旬播种,天气炎热,秧苗宜带土定植,这样,苗恢复快,而且生长整齐,是早熟高产的主要措施。
二、栽植密度:
晚熟品种株型大,一般株行距离60-75厘米见方,每亩约1500-2000株;早熟品种株型小,株行距33-40厘米见方。每亩约4000-5000株;中熟品种株行跟45-55厘米见方,每亩约2500-3500株。具体根据施肥水平、栽培季节而定。生长前期,可以间作速生菜,但间作菜宜自定植后30-35天之内收获完毕,否则妨碍甘蓝生长,形成“高脚菜”,生育期延缓。
三、肥水管理:
(l)施肥 生长期间通常追肥5-6次。一般在定植、还苗、莲座初期、莲座后期、结球初期、给球中期进行;重点在结球初期。施肥浓度和用量,随植株生长而增加,天旱宜淡,用20-30%腐熟人粪尿,每亩1000-1500公斤。莲座期与结球期,天气冷凉,用40-50%的人粪尿每亩1500-2000公斤。植株封垄后施肥不便。可用化肥,每亩用硫酸铵10-15公斤,或尿素5-7.5公斤,酌量增施磷、钾肥。
甘蓝生长期长,需肥量大。氮肥充足,叶大、颜色浓绿;氮肥缺乏,叶小、茎细、颜色黄淡。缺钾,外叶边缘呈黄褐色。缺磷,叶色深绿至紫绿色。缺钙会引起叶缘枯焦。值得注意的,一般土壤钙的含量并不少,但钙在植物体内不容易运转,在干旱和土壤浓度高或积水情况下会引起植株对钙吸收的困难,产生缺钙症。因此,天气干旱,施肥的浓度宜淡。此外,老菜地和红黄土壤容易发生镁和硼缺乏症。缺镁叶脉问黄化,缺硼的症状是生长点或新组织的形成恶化、变黑、维管束破坏,留种母株不能开花结果。
(2)浇水灌溉 甘蓝叶球形成期间需要大量水分,适宜空气湿度80-85%、土壤湿度70-80%。干旱生长不良,结球延迟,甚至开始包心的叶片也会重新张开,不能包心。遇旱须及时灌溉,灌溉时间,天热应在夜间进行。甘蓝怕涝,要求较高的土壤氧含量,灌溉深度至畦沟的2/3为度,水在畦为中停留3-4小时后应立即排出,否则妨碍根系呼吸,引起萎蔫。
四、采收:
甘蓝宜在叶球紧实时采收。早秋和早春蔬菜淡季,叶球适当紧实即可采收上市。11-12月天气适宜,叶球充分紧实后采收。如要延期采收,铲断根系能抑止生长,减少开裂。甘蓝每亩产量因品种、栽培季节而有不同。一般早熟种2000-2500公斤,中晚熟种3500-4000公斤。
注: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力禾农业(惠州)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