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期主要栽培措施: 1.1 苗带紧行间松,松紧兼备型耕层构造 1.2 适时播种 当土壤10cm处低温稳定通过10℃,土壤耕层含水还在20%左右,即可开犁播种。最佳播种期要随土壤墒情适当调整,干旱年提前3-5天,多雨年份推迟5-7天,以保全苗。
1.3 提高播种质量 深浅适宜——均匀一致——镇压得当 土壤质地粘重,墒情好的可适当浅些(土壤相对含水量75%),3-4厘米,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地,可适当深些,4-6厘米。一般在适宜条件下播深增加1厘米晚出苗2-3天。覆土均匀,不能有深有浅,种子分布均匀,不能漏播,不能重播。土壤干的应该重镇压,湿的应该轻镇压。 1.4 合理密植 单位面积穗数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保证一定密度同时不缺苗是高产的关键。玉米都有其最适宜的生长密度,密度过小,产量上不去;密度过大,病害加重、抗倒伏能力差。 一般密度为:3500-4000株∕亩
1.5 关于施肥 玉米的施肥量要因地制宜,肥料的施用不是越多越好,各种肥料施用要符合科学比例,如果一种元素亏缺,会导致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可以根据叶片表现来断定玉米田缺什么元素。 缺N幼苗矮化、瘦弱、叶片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最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N严重或关键期缺N,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籽粒蛋白质含量低。缺P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之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缺k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1.5.1 施肥技术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好处: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微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一方面能促进有机肥料的矿化,另一方面能减少化学肥料的淋失、固定,提高无机肥的有效性,延长供肥性能。有机肥在施用之前必须充分腐熟,畜禽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但含有大量尿酸,易烧根、烧苗、熏叶等,同时含有大量虫卵、霉菌等,如果不把粪便腐熟容易对作物造成伤害。如果采取底肥加追肥的施肥方法,应该将全部P、K肥和部分N肥作底肥,大部分N肥在玉米生育期间追施。 施肥应注意深施,深施能够避免化肥与种子接触造成烧种,另外,玉米根系具有趋肥性,肥料深施还能促进玉米根系发展,增加抗旱、抗倒伏能力。 1) 追肥时间:6-8叶期 2) 追肥方式:垄沟深施肥 一次性施肥关键是保证肥料缓释,如果方法不当,前期供给过多就会造成后期倒伏和早衰。在生产中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 必须深施。保证深施12-15cm 2) 选择复合控释肥料,不选复混肥料,同时选择大颗粒的。 3) 注意N P K比例,同样要高N和高K的。 4) 注意防治苗期缺P,播种时可以施入一些二铵。 5) 保水保肥较差的地块不可以。 1.5.2 化学除草 药剂筛选玉米田化学除草剂种类很多,但千变万化也离不开阿特拉津、乙草胺、2.4—D丁酯这几种成分。 用药时间:分为播后苗前和苗后两个时期,一般前者用药安全,对玉米影响小。 1) 播后苗前一般在播种后7天内选择适宜时机用药; 2) 苗后在玉米6片叶前处理完,同时一定在杂草小(2叶前)的时候进行,否则杀草效果不好。 用药环境:必须在土壤较湿润(表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80%以上)的条件下使用,同时注意温度,不能在温度低于15度条件下用药,否则药害严重。 用药量:根据杂草种类,土壤类型,杂草大小等因素进行合理用药。一般不能超过说明书中最大量的15—20%。否则药害严重。 注: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对发生药害的玉米田块应加强管理,将发生药害的卷曲叶片掐去,结合浇水,增施肥料,促进根系发育和再生;加强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地温,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发育,降低药害造成的损失。 2)喷施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很好的刺激作用,有效减轻药害,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赤霉素、蒜薹素内酯、复硝酚钠、爱多收等。 3)利用锌、铁、钼等微量元素 肥用1%-2%浓度的尿素或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的叶面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1.6 玉米啥时浇水最给力 玉米抽穗开花期时玉米植株的新陈代谢最为旺盛,对水分的要求达到它一生的最高峰,称为玉米需水的临界期。 1.7 玉米啥时收获好 乳线消失,籽粒底部出现黑层才是玉米成熟的标志。 1.8 玉米害虫识别与防治 1.8.1 玉米丝黑穗病 症状:苗期侵染,系统发病。苗期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浓绿,5片叶后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条斑。受害植株果穗变成粉苞,雄穗受害,穗型不变,个别小穗变成粉苞。 防治方法: 1) 及时清除并销毁受害植株及病残体;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晚播;提高播种质量;施用腐熟的农家肥;3-5年轮作。 2) 化学防治 使用立克秀等唑醇类包衣剂进行包衣。 1.8.2 亚洲玉米螟 症状:玉米螟,又叫钻心虫,东北发生1-2代,主要以幼虫为害,蛀蚀心叶,形成排孔,后期造成折蓼,茎折,穗折,穗腐等症状。影响授粉、籽粒发育、产量及玉米的品质。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采用青贮、粉碎等措施处理越冬寄主,减少越冬虫源。 2) 生物防治 人工繁殖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乱卵);白僵菌封垛;Bt乳剂同药剂混合喷雾防螟。 3) 化学防治 4) 施用3%呋喃丹、杀螟硫酸颗粒剂在大喇叭口期处理心叶,或在幼虫期用灭幼脲喷雾处理。 1.8.3 地下害虫防治 生产上主要是指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为害玉米种子、根、茎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清洁田园;施用腐熟的肥料,减少产卵量;秋季深翻,减少越冬冲量。 2) 化学防治:用5%杀虫双颗粒剂、50%辛硫磷乳剂配成毒土,耙入地中,可杀死蛴螬和金针虫。 1.8.4 玉米蚜虫 症状:成、若蚜群集于叶片背面、心叶、花丝和雄穗取食。特别是在抽雄散粉期,蚜虫虫口密度大,高达每百株玉米有玉米蚜14.6万头,严重为害时造成雄穗发育不良,霉污病还会影响光合作用,影响籽粒灌浆,造成产量损失。 发生规律:玉米蚜的大发生和品种抗性以及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玉米蚜的大发生和品种抗性以及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玉米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高温、干旱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防治方法: 1)结合中耕,清楚杂草。 2)掌握在玉米心时期,蚜虫盛发前用药剂防治。可用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也有用25%亚胺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3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3000-3500倍液喷施。这些药剂也可用以灌心。在玉米蚜始盛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100倍液涂茎的中部节间,每株涂30-40平方厘米即可。 1.8.5 叶蝉 症状:成虫或若虫在玉米茎和叶片上吸食为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叶片被害后出现针尖大白斑,严重时叶尖发黄卷曲,甚至枯死。 发生规律:发生代数因种类而异,以成虫在落叶、杂草上或以产在寄主组织内的卵越冬。翌年气温回升卵孵化或活动,成虫活跃。 防治方法: 1)冬季清楚苗圃内的落叶、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2)喷施2.5%的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90%敌百虫原液800倍,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使用药物防治的时候应当注意从周围到中间环绕喷药,并在中间部分加大用药量,对大田周围杂草地及时清理,并用药物喷洒。 1.8.6 红蜘蛛(叶螨) 症状:聚集在叶被取食,从下部叶片向中上部叶片蔓延。被害部初为针尖大小黄白斑点,可连片成失绿斑块,叶片黄白色或红褐色,俗称火烧叶,严重时整株枯死,造成减产。 发生规律:1年发生多代,以雌成螨在杂草根下的土缝、树皮等处越冬。翌年5月下旬转移到玉米田局部危害,7月中旬至8月中旬形成为害高峰期。干旱有利于红蜘蛛发生,降雨对其有抑制作用。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秋季灭茬,深翻土壤、清除田间及周围的杂草,减少其初始虫源数,适时浇水避免干旱。 2)化学防治:在红蜘蛛发病初期,15%扫螨净3000倍液、40%氧化乐果2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主要处理下部叶片,每亩用1-1.5kg甲拌磷乳油液拌细砂,均匀撒于玉米行间。玉米生长后期,利用40%氧化乐果、5%棵棵无损采取熏蒸方法进行防治,但要防治人畜中毒。 1.8.7 玉米矮化病 症状:俗称君子兰苗、老头苗。目前认为病原是矮化线虫。受害植株矮小,叶片出现黄白色条纹,茎基部出现孔洞或裂痕,茎内部临近部分组织变褐。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3-5年轮作 2)化学防治:克百威和丁硫克百威有效药剂浓度在6%以上的包衣剂包衣;0.6%阿维菌素+25%丁硫克百威联合使用效果较明显。 1.8.8玉米大斑病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发病时,多个病斑相互汇合连片,致使植株过早枯死。枯死株根部腐烂,果穗松软而倒挂,籽粒干瘪细小。 发病条件:7-8月份,如果温度偏低,多雨高温,日照不足,均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中国北方各玉米产区,6-8月气温大多适于发病,这样降雨就成为大斑病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 防治方法: 1)轮作; 2)50%多菌灵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处理。 1.8.9 玉米青枯病(茎基腐病) 症状:全株叶片突然褪色,呈青灰色并干枯;近地表1-3茎节变褐、发软,茎穗组织变褐、分解,仅剩维管束,植株极易倒伏;根系极易倒伏;根系变黑腐烂,失去支撑力;果穗倒挂。 防治方法:清除田间病残体,加强栽培管理,适当晚播,轮作发病轻,增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氮磷钾配合施用,50%多菌灵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 1.8.10 玉米灰斑病 症状:病菌主要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初期为浅褐色,逐渐变为灰色、灰褐色或黄褐色。病斑沿叶脉方向扩展并受叶脉限制,两端较平,呈长方形,大小为3-15×1-2mm。田间湿度高时,在病斑两面产生黑色霉层。在感病品种上,病斑密集,常相连成片而造成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同非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忌偏施氮肥,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发病初期采用80%多菌灵500倍液、25%三唑酮1000 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处理。
备注:玉米大喇叭口期即从拔节到抽雄所经历的时期,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根、茎、叶的生长非常旺盛,体积迅速扩大、干重急剧增加,同时,雄穗已发育成熟,各器官间开始争夺养分,群体和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实践证明,此期落实各项增产措施,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因此,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的关键时期,为确保玉米高产稳产,田间管理上必须精细: |